星河商业观察 前天
马斯克和黄仁勋同台,人形机器人将真正消除贫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11 月 19 日,美沙投资论坛落幕。

特斯拉与 SpaceX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英伟达 CEO 黄仁勋,两大科技巨头罕见同台。这场由沙特通信和技术信息部长主持的对话,被外界冠上 " 科技鸿门宴 " 的名号。

从人形机器人、AI 工厂,到太空算力,话题直击前沿。

聊起人形机器人领域,面对 " 如何用第一性原理破局 " 的提问,马斯克举例,"SpaceX 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就是答案。要是每次发射都扔掉数亿美元的火箭,太空成本高到离谱。而创造可重复技术,才真正改写了航天业的本质。"

马斯克抛出狂想:" 人形机器人可以实现真正的消除贫困。"

在马斯克看来,当前市面上的多数人形机器人仍停留在 " 噱头 " 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他笃定,特斯拉会造出第一台真正实用的人形机器人,就像现在人人有手机,未来人人会想要一台。核心逻辑很直接:机器人扛体力活,AI 揽脑力活。二者协同,生产效率暴涨,商品价格大降。人类不用再为基本生计发愁,贫困自然被变相消灭。

马斯克进一步表态:特斯拉不会垄断人形机器人产业,但 "AI 与机器人的结合,是全人类富裕的唯一路径 "。这不是空想,特斯拉正积极推进产能布局,弗里蒙特工厂已在搭建年产百万台的生产线,德州工厂更是瞄准了千万台的规模目标,最终将产品定价控制在 2 万至 3 万美元区间,确保多数家庭能够负担。

AI 与机器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话题。

马斯克的想法十分未来主义,长远来看工作不再是必须的。他说," 不想做就不做,想做才做。就像现在有人种菜,不为生存,只为热爱。到那时,货币可能都没用了,有电力、有物资就够了。"

相较于马斯克的长远构想,黄仁勋更聚焦当下实际,通过具体案例消解市场焦虑。他认为 " 短期里,AI 会改变工作形态,但绝不会消灭工作。" 以放射科医生为例,AI 辅助阅片后,医生可专注治病,反而让该岗位更紧缺。

他坦言自己和马斯克的体验也一样:"AI 让我们效率更高、想法更多、项目更密,比以前更忙了。人类永远不会闲下来,只会去做更有价值的事。"

这些观点,和东哥近期的发言不谋而合 —— " 未来员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通过无人配送站降低物流成本,反哺企业研发费用、人才培养和员工收入福利等。

除了人形机器人,马斯克还聊到 " 太空 AI" 计划。从能源需求角度回应,称太空太阳能是满足未来算力增长的关键,未来四到五年内,在轨道上运行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将比在地球上运行同类系统更具成本效益。

黄仁勋则表示目前 AI 已经是像水电网一样的基础设施,生成式特性催生全球 AI 工厂布局,并与沙特合作打造虚拟训练场景。而对于马斯克的 " 太空 AI 计算中心 " 构想当前面临辐射、承载能力等现实难题,作出犀利点评 " 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但目前还只是梦想 "。

从马斯克 " 人形机器人消除贫困 " 的狂想,到黄仁勋 "AI 是基础设施 " 的断言,再到 AI 上太空的梦想。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正在资本与技术的双重驱推动下,一步步从愿景走向现实。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马斯克 ai 特斯拉 黄仁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