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马苏河 " 法治建设实践地以苏州河生态空间为基础,与周边自然景观相互融合,让市民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法治的氛围。记者日前随市司法局走进普陀区司法第一线。
其中,法治绿廊以 " 法润两湾、治趣苏河 " 为主题,以宪法、民法典为重点普法内容,还设置了卡通人物造型法宣立牌、法治字谜、法治故事翻翻桶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供市民学习法律。
法治驿站作为苏州河岸线普陀段起始位置的第一座驿站,建筑外观造型像一把火炬,寓意着法治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法治驿站充分展现 " 法律 + 科技 " 特色,让公共法律服务 " 智 " 在指尖、惠及日常,用数字技术构筑起了一个没有围墙、永不打烊的 " 云上法律服务大厅 "。" 普法通 " 人工智能法律助手可提供法律咨询、制作常用法律文书、查询法律法规服务,无论是日常法律疑问,还是合同起草、协议制作,都能快速给出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法小淘 " 数字律所则能够提供律师 " 一对一 "" 面对面 " 的视频法律咨询和法律智能问答,市民在这里还可以体验视频远程调解、普法宣传等功能。
" 释法解忧 " 空间作为基层解纷 " 前沿哨所 ",由律师、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常态 " 坐班 ",为市民答疑解惑;" 听讼讲法 " 直播间可为专业人员提供直播设备,为优秀法治经验及普法宣传提供保障。在驿站主题活动中,资深律师、公证员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内容涵盖企业出海、劳动纠纷、跨国婚姻、遗产继承等企业和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年,法治驿站还针对外籍人士开设了涉外法治漫游路线,为外籍友人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此外,2025 年初,普陀区全面启动 " 软法赋能基层治理行动 ",聚焦更多基层治理难题,为切实解决居民 " 急难愁盼 "、疏通基层治理堵点难点搭建 " 快车道 "。软法编制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每一部软法指引的诞生,都历经了多场 " 头脑风暴 " 与 " 民意淬炼 ",截至目前,已形成 " 物业服务质价提升 "" 社区安装新能源电动车公用充电桩 "" 文明养犬 " 等多部软法指引,为破解基层治理 " 老大难 " 问题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法治化路径。
软法的生命力在于运用。普陀区坚持 " 编用并举 ",针对已发布的更换电梯、意定监护、安装充电桩等软法指引,创新打造 " 苏河法治大讲堂 "" 苏河法治面对面 " 等常态化法治赋能活动,由律师、公证员、优秀居村干部组成的软法指引宣讲团在法治驿站开展宣讲的同时,深入街镇、居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案例,将专业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基层干部和居民能理解、会使用的 " 工作手册 " 和 " 生活指南 "。截至 10 月底,开展法治赋能实务培训活动 13 场,覆盖 520 余人次。
下一步,普陀区将持续深化 " 宣传站 " 的思想引领功能、" 服务站 " 的惠民保障功能、" 加油站 " 的赋能增效功能,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 普陀经验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