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车展作为年末车市的 " 终极战场 ",不仅是车企冲刺销量的关键节点,更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
然而,聚光灯之外,一些品牌却悄然缺席。
据不完全统计,2025 年广州车展的缺席品牌名单再度拉长,剔除已正式退市的哪吒、高合等品牌后,斯巴鲁、雪佛兰等合资及进口品牌也未见踪影。更令人意外的是,劳斯莱斯、保时捷、宾利、捷尼赛思、奇瑞捷豹路虎等超豪华与豪华合资品牌竟集体退场。

图源:电车通摄制
对于知名度不高的合资品牌而言,缺席或许情有可原——竞争力不足、营销预算有限、车展曝光效率低,都是现实考量,但超豪华品牌的集体 " 隐身 ",却让本届车展的高端展区格外冷清,也成为今年车市最出乎意料的一幕。
回想往年,超豪华品牌可是 A 级车展的 " 流量担当 ":千万级定制车型、极具设计感的展台搭建,无不吸引着观众和媒体的目光。
这更像是一个信号:中国车市的消费逻辑,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转变。
这回超豪华品牌的集体 " 隐身 ",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场精打细算后的商业 " 撤退 "。原因很简单:砸钱参展,却带不动销量,车展的投入与产出早已严重失衡。
电车通查过广州车展的官方报价,整车展区的光地展位费用已达 1600 元 / 平方米,但这,这只是烧钱的开始。

截图: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官网
企业还需额外承担展台定制设计、搭建施工、展车跨区域运输、人员差旅、水电安保等一系列开支,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销,而超豪华品牌最看重的特装展台,更是 " 钞能力 " 燃烧的主场。
根据专业展区设计企业的报价,定制化特装展台的搭建费用区间为 800~5000 元 / 平方米,我们按 100㎡的小型展台简单估算:仅光地租金 + 基础特装搭建的费用就至少需要 28 万元,再加上豪华品牌普遍采用更彰显品牌调性的豪华用料方案、多台展车运输与高额保险、现场人员薪酬等额外开支,一场车展的综合参展成本轻松突破百万元。
超豪华品牌不是没钱,只是不愿为 " 注定打水漂 " 的买卖砸钱。
尽管车企从未公布车展期间的具体订单数据,但 " 投入打水漂 " 的现实,早已被市场印证。
终端市场率先亮起红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成交价超百万元的新车销量仅为 2.1 万辆,同比暴跌 53%;各超豪华品牌的销量更是集体遇冷,下滑幅度最高的已达到 44%。

制表:电车通
更关键的是,越来越多超豪华品牌渐渐发现:车展的流量战术,远不如一场精准的闭门沙龙。
兰博基尼的首席营销和销售官 Federico Foschini 直言," 车展拥挤的环境根本无法实现与高端客户的深度沟通,并确认永久退出车展。"
相比之下,他们在上海、巴黎举办的小型私密活动,单场就能拿下十几台定制订单,成交效率碾压车展。这也让兰博基尼果断把预算全部转向私域运营。
无独有偶,宾利、劳斯莱斯、迈凯轮、阿斯顿 · 马丁、保时捷等超豪华品牌,也纷纷把资源投向 " 更懂客户 " 的私域运营中。

图源:劳斯莱斯官网
2025 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超豪华车市场需求同比下滑 8% 的大背景下,品牌方纷纷收紧营销预算,将资金投向更高效的渠道。
放弃车展、深耕私域,成为超豪华品牌应对市场变化的理性选择,这也从根本上造就了本届广州车展 " 无豪车可看 " 的冷清局面。
不过话说回来,结合电车通这么多年的参展经验来看,与其说 " 无豪车可看 ",还不如说 " 豪车阳痿 " 现象加剧 —— 观众对超豪华展车已经逐渐提不起兴趣。
在还没有进入汽车媒体这一行之前,电车通一直觉得,汽车做到超豪华品牌这份上,要么得有保时捷、AMG 这般硬核的操控性能,要么就得有宾利、劳斯莱斯、迈巴赫那样极致的奢华。
所以每逢大型车展,电车通总会直奔超豪华品牌展台,感受一下汽车工业的顶级水准;至于那些家用车,在我眼里不过是走马观花看看罢了。
可如今再逛车展,心境早已天翻地覆。

图源:电车通摄制于 2017 年广州车展
国产新能源品牌一路向上突围,不断刷新着 " 豪华 " 二字的定义。
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小米……它们不仅在智能驾驶、座舱交互上实现了对传统豪车的跨越式超越,过去百万级燃油车才能实现的零百加速能力,如今三十万级的国产电车轻松实现;就连曾经被豪华品牌垄断的 " 用料 " 和 " 质感 ",也做出了自己的风格和态度,从 " 冰箱彩电大沙发 " 再到大桌板、可变座舱等配置,更懂中国用户对 " 第二生活空间 " 的诉求。
当国产车把 " 性能、智能、奢华 " 这套组合拳打得越来越娴熟,观众对 " 什么是豪华 " 的评判标准,不再执迷于百年车标背后的历史底蕴,而是更关心驾乘体验能否照顾自己的出行生活。
另一边,超豪华品牌却似乎陷入了某种 " 创新停滞 "。
车展上的展车永远是换汤不换药的改款车型或特别版,无非是换个车漆颜色、加个专属徽标、升级点内饰材质,核心的操控技术、动力系统还是老样子;电动化转型更是步履蹒跚,要么推出 " 油改电 " 的过渡产品,要么纯电车型迟迟不见踪影,智能化配置更是远落后于国产新能源。
这种缺乏创新的 " 摆烂 " 式操作,让超豪华品牌的展台失去了核心吸引力。

图源:保时捷官网
一边是不断突破技术边界、重塑体验的国产力量,一边是停留在过去光环中的超豪华品牌。此消彼长之间," 豪车阳痿 " 现象自然越来越明显。
如今的车展上,观众宁愿在国产展台前排长队体验最新科技,也不愿在超豪华展台前多停留一秒。超豪华品牌的集体退场,或许只是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份体面。
从前,超豪华展台吸引的是 " 观赏型流量 ",人们来看的是传奇,是梦想,却未必是购车清单;如今,新能源高端展区汇聚的是 " 价值型流量 ",观众来看技术、比体验、问配置 —— 他们是真实的潜在买家,带着预算和需求而来。
新一代消费者,不再会为 " 豪华车标 " 的光环盲目买单,而是审视这款豪车的技术是否领先、价值是否对等、体验是否到位。这种对 " 豪华 " 定义的转变,正推动市场从 " 品牌溢价 " 全面走向 " 价值驱动 "。
这一转变恰恰标志着中国消费者正走向成熟,中国车市正回归产品本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数超豪华品牌仍固守在品牌溢价的老剧本里,试图以 " 特别版 "" 限量 "" 典藏 " 等 " 无聊 " 的展车来维系身段。
超豪华品牌需要认识到,退出车展也盖不住国内车市销量下滑的事实。唯有真正放下身段,加快电动化转型,真诚理解中国用户对智能、场景与情感价值的新需求,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的认可。
对于国产高端品牌来说,超豪华品牌的集体退场,意味着一个战略窗口期的打开。曾经被传统豪华壁垒牢牢占据的展台 C 位、媒体头条与消费者心智,正出现难得的真空。
这不仅是展位的替代,更是市场话语权的交接。
(封面图源:电车通摄制于 2017 年广州车展)
2025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广州车展)于 11 月 21 日至 30 日隆重举行,本届车展以 " 新科技 · 新生活 " 为主题,助力世界汽车工业迈向新程!
比亚迪、鸿蒙智行(问界等)、小鹏、蔚来、岚图、深蓝等头部品牌集结,多款重磅新车首秀;宁德时代、地平线、卓驭等供应商秀肌肉,AI 汽车、智能座舱、动力电池、汽车安全等前沿黑科技集中亮相,看点拉满!
雷科技旗下「电车通」派出报道团直击现场,以 " 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 " 的专业视角,带来一线独家报道,敬请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