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 月 25 日讯,今日科创板早报主要内容有:上海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罕见病、高质量首仿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和产品;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特斯拉、谷歌涨超 6%;亚马逊将投资高达 500 亿美元,扩展面向美国政府客户的 AI 能力;摩尔线程公布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
《科创板日报》主播小 K 为您播报。
【市场动态】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启动人工智能 " 创世纪计划 "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11 月 24 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表示,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启动一项旨在利用人工智能(AI)变革科学研究方式、加速科学发现的全新国家计划 " 创世纪计划 "。声明表示,该命令指示能源部创建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平台,整合美国超级计算机和独特数据资产,以生成科学基础模型并为机器人实验室提供支持。该命令指示总统科学与技术事务助理(APST)协调这项国家计划,并整合联邦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和基础设施。能源部长、总统科学与技术事务助理以及人工智能与加密技术特别顾问将与学术界和私营部门的创新者合作,支持并加强 " 创世纪计划 "。
上海: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罕见病、高质量首仿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和产品 建立在研重点品种服务清单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罕见病、儿童用药、高质量首仿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医用机器人、脑机接口、粒子治疗设备、创新中医诊疗设备等重点领域和产品,建立在研重点品种服务清单,在临床试验、注册上市、检查检验、生产许可等环节跨前指导。夯实国家、市、区三级联动服务机制,支持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能力提升,加快区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扩能升级,开展在研创新产品信息收集、重点项目跨前指导和跟踪服务。
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 特斯拉、谷歌涨超 6%
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特斯拉、谷歌涨超 6%。芯片股走强,博通股价上涨 11%,创 4 月份以来最大涨幅,市值增加 1780 亿美元;费城半导体指数涨 4.6%,美光科技涨近 8%,AMD 涨超 5%,英伟达涨超 2%。
Meta 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谷歌 TPU
Meta Platforms 据悉正考虑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谷歌的 TPU,包括用于 Meta 的数据中心建设。
亚马逊将投资高达 500 亿美元 扩展面向美国政府客户的 AI 能力
声明显示,亚马逊将投资高达 500 亿美元,用于扩展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 AWS)面向美国政府客户的人工智能(AI)和超级计算能力。投资将于 2026 年启动,将在 AWS Top Secret、AWS Secret 和 AWS GovCloud ( US ) Regions 建设采用先进计算和网络技术的数据中心,新增近 1.3 吉瓦 AI 和超级计算能力。
小米集团:控股股东雷军斥资超 1 亿港元增持本公司股份
小米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个人斥资超 1 亿港元增持小米集团 260 万股,平均价为每股约 38.58 港元,雷军持股比例增加至 23.26%。本月,小米集团已分别于 20 日和 21 日连续两日回购公司股票 2150 万股,总斥资金额超 8 亿港币。
【公司面面观】
摩尔线程: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 0.03635054%
摩尔线程公告,根据上交所提供的数据,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 482.66 万户,有效申购股数为 462.17 亿股,网上发行初步中签率为 0.02423369%。根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公布的回拨机制,由于本次网上发行初步有效申购倍数约为 4126.49 倍,超过 100 倍,发行人和保荐人(主承销商)决定启动回拨机制,对网下、网上发行的规模进行调节,将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部分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 10%(向上取整至 500 股的整数倍,即 560.00 万股)从网下回拨到网上。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 3,920.00 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 70.0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 1,680.00 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 30.00%。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 0.03635054%。
宁德时代第三大股东黄世霖询价转让实施完毕 持股比例降至 9.21%
宁德时代 ( 300750.SZ ) 公告称,公司股东黄世霖已完成询价转让 4563.24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00%,转让价格为 376.12 元 / 股,交易金额达 171.63 亿元。此次转让后,黄世霖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 10.29% 下降至 9.29%。
品高股份:江原科技尚未实现盈利 未来的经营发展和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品高股份 ( 688227.SH ) 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于 2025 年 11 月 21 日披露了《关于拟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并签署投资框架协议的公告》,本次交易标的江原科技尚处于初创阶段,2024 年度营业收入 3000 万元(2022 年度和 2023 年度营业收入均为 0 元)、归母净利润 -14663.28 万元;2025 年 1 — 10 月营业收入 3561.65 万元、归母净利润 -12061.58 万元。
纳芯微:拟以 2 亿元 -4 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纳芯微 ( 688052.SH ) 公告称,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20,000 万元,不超过人民币 40,000 万元。回购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若公司未能在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 3 年内使用完毕已回购股份,尚未使用的已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200 元 / 股。
【科技前沿】
我国将开展太空探源科学卫星计划,探寻宇宙生命起源
从 11 月 24 日举行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上获悉," 十五五 " 期间,聚焦宇宙起源、空间天气起源、生命起源等重大前沿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将组织实施包含 " 鸿蒙计划 "、" 夸父二号 "、系外地球巡天、增强型 X 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在内的太空探源科学卫星计划,力争在宇宙黑暗时代、太阳磁活动周、系外类地行星探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新发现首次揭示溃疡性结肠炎致病原因
溃疡性结肠炎因反复发作,甚至终身不愈,是全球公认的难治性疾病,目前全球患者已达 500 万至 1000 万,约四分之一的重症患者最终不得不切除结肠以缓解症状。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朱敏生教授团队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研究中,首次证实该疾病是由一种气单胞菌新亚种 MTB 感染所致。该菌通过分泌气溶素毒素,选择性破坏肠道巨噬细胞屏障,导致肠道对炎症高度敏感,从而诱发肠炎。这一发现为攻克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氮化钛涂层晶界涉氯腐蚀微观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探讨了氮化钛晶界的氯离子腐蚀问题。科研团队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剖析了氮化钛涂层中多类型晶界(开放晶间界 + 紧致孪晶界)上氯离子的表面吸附和晶界扩散规律,及其对晶界氧化的依赖关系。理论计算揭示了腐蚀动力学速率背后决定性的 " 离子成键 + 晶格畸变 " 协同作用机理,并阐释了不同实验涂层上涉氯腐蚀速率差别达 108 倍的原因。团队进一步通过实验可控制备出包含高密度孪晶界的多晶纳米氮化钛涂层,结合腐蚀测试实验和微结构表征,证明了理论计算得到的表面吸附和晶界扩散规律,发现了纳米多晶涂层上 " 点蚀萌生 + 均匀腐蚀 " 的腐蚀失效机制,并在强酸条件下实现超高的抗腐蚀性能。这一研究构建了晶界涉氯腐蚀动力学规律,揭示了相关的原子尺度机理,为新型氮化钛基防护涂层研发提供了性能规律指导和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学报》(Acta Materialia)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