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16小时前
『仁怀物种』初冬银杏:金黄画卷中的岁月温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仁怀,一江春水,两岸青山,数以万计的动植物、微生物聚集,相互竞争、相互成就,充满生机与活力,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 "。天赐酱香,成就仁怀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美名。

传递生态知识,讲好自然故事,更好赋能仁怀酱香白酒产业。本期『仁怀物种』,讲述" 银杏 "的故事

漫步初冬街头,俯身拾起几片完整的银杏叶,轻掸浮尘揣入衣袋。同行的对象面露好奇,我笑着解释,这是多年的习惯——总爱挑些形态舒展的叶片收藏,或夹进书页作笺。这些寻常的金黄薄片,虽无甚珍贵,却总能在某个平淡日子里,突然唤醒拾起它时的天光与心绪。

掌心这片叶子,暖黄均匀,叶脉如绣。这让我想起了 2015 年的初冬。那时我还在上中学,生日临近时,父母提议去长岗的蔺家坪看古银杏林。长岗镇静静地卧在仁怀最南端的山坳里,是连接仁怀、播州两地的门户。早晨我们从中枢出发,不过二十分钟,就已进入长岗的地界。

当车沿着 " 银杏大道 " 缓缓上坡时,我从车窗望出去,整个小镇被连绵的群山温柔环抱,天空湛蓝,几朵白云悠然飘过,顿时困意全无。快到村落时,一片耀眼的金黄扑面而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古银杏林。古老的黔北民居错落其间,屋顶、石阶、院坝,乃至整个山坡,都铺满了厚厚一层落叶。我蹲下身,捧起一把金黄,听着叶片在掌心发出细脆的声响,这声音就是我心里秋的声音。

我观察到林中共有八棵古银杏,疏密有致地散布在山坡、平地上。最年长的那棵已有 1200 多岁,树干粗壮得需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我们三个人当时好奇地手拉手试了试,果然还差一截。站在树下仰望,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只在偶尔的风过处,漏下几缕细碎的光斑。

其实,银杏并不只生长在这样的深山古村。在成都、南京那样的都市里,它也被选为市树,安静地站立在道旁。它耐旱、耐寒,也能在烟尘中顽强生长,既装点着现代街景,也默然净化着城市的空气。人们喜爱它,不仅因它秋日的美,也因它身上 " 长寿 " 与 " 智慧 " 的寓意,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血脉。

去年初冬,因为采访一位养蜂农户,我再次造访这片银杏林。秋色依旧动人,满树金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但这里已经成了正式景区——新铺的草坪整齐划一,杂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地面也平整过了。唯一让我若有所失的是,那些老房子都被翻新了,虽然整洁,却少了岁月摩挲的痕迹。

如今再次站在这里,距离初见已近十年。少年时只顾着新鲜,不懂得在秋风中慢慢品茶、与友人闲话的滋味。现在的古树林比以往热闹许多,林间添了不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开的小店,银杏大道上车水马龙,节假日甚至会拥堵许久。人来人往间,为这片千年古林添了几分鲜活生机。

那棵最古老的银杏树下,总有不少游客排队留影。也有人像我当年一样,小心翼翼地捡拾着落叶,或将心愿写在红绸系上树枝。这棵在全国都属 " 高寿 " 的古树,就这样静静地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的来去与悲欢。

银杏生长得极慢,古人称之为 " 公孙树 "。《汝南圃史》中说 " 公种而孙得食 ",说的是祖父种下的树,要到孙子辈才能尝到这枚白色的果实。所以它也被称作 " 白果 "。

恰好这里有一些村民卖着银杏果,我接过一枚,仔细端详着掌心这枚椭圆的白果,想象一粒种子要历经如此漫长的时光才能成熟,心里不禁泛起一种特别的敬意。这种不急不躁的生长节奏,在凡事讲求速效的当下,更显珍贵。

自古以来,银杏木就是建造庙宇宫殿的良材,木质细腻不易开裂,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它更大的价值,或许在于那些被小心采摘的叶片——如今附近的村民会在适当季节收集落叶,送到加工厂制成银杏制剂。这些源自古老树木的提取物,正以另一种形式守护着现代人的健康,帮助改善记忆、调节血脂。

不过村里老人特意叮嘱,银杏果虽可入药,生食或多吃却有毒,必须经过专业炮制才能使用。这让我想起,美好的事物往往需要恰当的相处方式——就像这千年古树,既给予,也要求我们懂得分寸。

仰望着这些古树,我想到:如果它们像人一样书写,该是怎样厚重的一部史书。转念一想,它们又何尝停止过书写?将风雨刻进坚韧的树皮,将历史藏入蔓延的根脉,将春秋轮回、人世变迁,一并写入那圈圈密密的、沉默的年轮里。

离去时,我的口袋里又多了几片银杏叶。它们早已不只是寻常书签,更像是连接过往与当下的信物,维系着树木与人世的温情羁绊,也珍藏着时光里那些不可复刻的瞬间。

来源 酱香仁怀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叶子 林中 成都 生态环境 长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