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领域的市场情绪正经历剧烈逆转。随着前所未有的服务器集群建设遭遇现实阻力,此前由吉瓦级(GW)大规模交易和创纪录合约通过带来的兴奋感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项目延期频发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推诿。
在这场争夺算力的竞赛中,最显著的动态是供应链紧张已开始实质性冲击企业业绩。AI 云服务提供商 CoreWeave 已向投资者预警,受第三方开发商进度落后的影响,本季度收入可能面临 1 亿至 2 亿美元的减记。这一信号表明,数据中心建设的复杂性正在将数十亿美元的项目拖入延期泥潭,导致相关方开始相互指责,试图在工期滑坡时界定责任归属。
这种摩擦不仅局限于个别企业,更暴露了整个行业面临的系统性瓶颈。目前,由于 GPU 发货速度已超过设施建设速度,部分企业甚至被迫将昂贵的硬件闲置在仓库中等待部署。与此同时,从电力获取到设备交付的物理限制正在与客户激进的需求发生碰撞。
随着 "Fab Five"(OpenAI、Google、Meta、Anthropic 和 xAI)等主要买家对算力交付的紧迫性加剧,基础设施层面的延误正在重塑市场预期。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正逐渐意识到,AI 基础设施建设正从早期的资本狂欢进入一个充满执行风险和 " 推锅大战 " 的动荡时期。
收入预警引发 " 责任归属 " 之争
作为 Microsoft 和 OpenAI 等巨头的供应商,AI 云服务商 CoreWeave 成为了这场 " 推锅游戏 " 的典型案例。CoreWeave 首席执行官 Mike Intrator 本月早些时候坦言,由于 " 第三方数据中心开发商进度落后 " 造成的暂时性延误,公司在当前季度的收入将受到重创。尽管 Intrator 未直接点名,但业内普遍猜测该开发商为其主要合作伙伴 Core Scientific。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据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早在八个月前,Microsoft 就因德克萨斯州丹顿一处数据中心的延误问题减少了与 CoreWeave 的部分合同,而该设施的电力供应正是由 Core Scientific 负责。
今年 2 月,Core Scientific 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某数据中心项目的完工时间将从 2025 年推迟至 2026 年初,这可能正是指上述设施。尽管 OpenAI 随后介入并与 CoreWeave 签署了价值 120 亿美元的合同以租用该设施的服务器,但延误带来的紧张局势依然挥之不去。
针对延误指责,Core Scientific 首席执行官 Adam Sullivan 并未直接回应具体项目,但对行业现状进行了犀利反击。他指出,许多 AI 数据中心的工期表 " 并不现实 ",除非开发商已提前锁定发电机等长周期设备及熟练承包商。Sullivan 向媒体表示,当一家上市公司提前披露延误,而另一方等到最后一刻才公布,这会制造混乱并侵蚀市场信心。此外,Core Scientific 股东此前投票否决了 CoreWeave 提出的 90 亿美元收购要约,这可能也是双方关系紧张的因素之一。
利润微薄下的高压博弈
虽然项目延误在建筑行业司空见惯,但在当前 AI 算力竞赛的背景下,赌注已截然不同。为了满足 OpenAI 等客户的交付压力,Oracle 的高管今年早些时候曾在得克萨斯州 Abilene 的施工现场对承包商大声表达不满。
这种焦虑源于严苛的财务条款。据了解,云服务提供商与客户的合同中通常包含惩罚性条款:如果提供商错过时间节点或服务器因故障导致运行时间减少,客户可以减少付款。对于原本毛利率就微薄的 GPU 云租赁业务而言,这些运营问题可能对财务结果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这就解释了为何当数十亿美元的项目错过截止日期哪怕只有几周或几个月时,各方会如此急切地寻找责任人。对于那些承诺了快速交付时间表的公司而言,英伟达 GPU 集群的上线竞赛仍是一个严峻挑战。
硬件积压与策略调整
随着电力供应日益紧缺,建设进度的滞后已导致硬件与设施之间的供需错配。多位开发商透露,目前 GPU 的出货速度严重超过了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导致部分公司不得不将成排闲置的 GPU 存放在仓库中,等待指令运往何处。
面对这一现实,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调整策略以构建缓冲。Meta 首席财务官 Susan Li 在 10 月下旬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承认了这种紧张局势,并表示公司正在 " 分阶段建设数据中心站 ",即预先准备好除 GPU 机架以外的所有设施,以便在未来需要时能迅速提升产能。
即便像 Meta 这样的大型开发商也必须建立缓冲机制,这一事实凸显了当前行业的困境:劳动力、设备、公用事业和承包商带宽的物理极限,正在与客户无休止的需求发生正面碰撞。随着电力获取难度的增加,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客户为了对冲风险而选择与多家数据中心提供商合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