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2小时前
2025广州车展的“变”与“不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11 月 21 日,以 " 新科技 · 新生活 " 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车展)正式开幕。

作为每一年 " 压轴 " 的行业盛会,我们在这届广州车展上看到,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依旧奔涌向前,也能感受到,各大跨国公司深耕中国市场、加深跨界合作的坚定决心。同时,在这些 " 不变 " 的行业趋势下,今年的展台内外也涌现出许多 " 变化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搭载至更低价位的车型,飞入更多 " 寻常百姓家 ",一些曾经的 " 风云人物 " 与汽车品牌选择缺席。在变与不变的背后,蕴含着什么商业逻辑,又将描绘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期怎样的全新图景?

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奔涌向前

在本届广州车展开幕前,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一个重要的事件。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 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一半,达到 51.6%,中国汽车市场或将从此进入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全新阶段。

汽车电动化的浪潮已至、无法逆转,这一点在本届广州车展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前不久发布的官方信息,本届广州车展首发新车 93 台,展车总数 1085 台,其中新能源车 629 台。就目前参展的整体情况而言,自主品牌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谱系,更多合资品牌积极加入电动化阵营,以全新产品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目光。与此同时,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搭载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与方案,并从过去单一的功能比拼转向更加全面的 " 芯片 + 软件 + 生态 " 的系统竞争。

拥有电动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首发新车集中展出,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新质生产力,以澎湃的动力推动着全球汽车工业新变革。

更多增程式电动汽车亮相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了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尽管进入 2025 年,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未达到行业预期,但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除了此前就深耕增程技术的零跑汽车带来了零跑 D19 以外,这一赛道依然迎来了多款新品,值得关注。

例如小鹏汽车的首款增程动力产品——小鹏 X9 增程版,在本届广州车展正式上市。新车在 WLTP 工况下油电综合油耗约为 2.53L/100km,CLTC 纯电续航为 452 公里,搭载 63.3kWh 超快充磷酸铁锂增程电池,支持 5C+800V 超充,10 分钟可补能 313km。

吉利银河的全新 MPV 车型 V900 也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正式首发。新车基于 GEA Evo 全球智能新能源旗舰架构打造,是搭载吉利超级 AI 增程技术的首款汽车。根据官方资料,星睿 AI 云动力 2.0 可以智能研判用车场景,自主决策用油用电,搭载宁德时代骁遥电池,快充 18 分钟即可实现电量从 30% 到 80%。

刚完成中国首秀的奇瑞汽车旗下新车 iCAR V27,这款智能硬派大五座 SUV 预计将于 12 月开启盲订,并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该车采用增程动力系统,零百加速达到 5 秒级别,电池容量为 34.3kWh,综合续航超过 1200km。

跨国车企持续深耕中国

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而且正在成为新技术变革、新模式创新的重要阵地。跨国车企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以实际行动表达了深耕中国市场、加强合作的决心。

以 BBA 为代表,跨国车企在华的电动化转型已经步入了 " 深水期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新世代 BMW iX3、全新梅赛德斯 - 奔驰纯电 CLA 与一汽奥迪 Q6L e-tron 首次集体亮相,这标志着 BBA 全面迈入原生纯电平台驱动的新阶段。

其中,宝马新世代 BMW iX3 搭载全面升级的第六代电驱系统,配备大圆柱电池与 800V 高压平台,辅以全新自研 " 能量智控系统 " 及升级后桥励磁同步电机,全面提升电动驾驶体验;奔驰纯电 CLA 基于 MMA 纯电架构打造,搭载 89.6 千瓦时电池组,WLTC 续航可达 750 公里,电耗为 12 千瓦时 /100 公里;奥迪 Q6L e-tron 作为基于 PPE 纯电平台打造的国产车型,搭载 107 千瓦时电池组,CLTC 续航超 700 公里,其与华为合作的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德系底盘调校与中国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合资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纷纷拥抱中国汽车供应链。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亮相的日系产品屡屡出现中国智能网联技术供应商的身影。例如东风日产新款天籁搭载了华为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5,同时配备 10.25 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 15.6 英寸 HUAWEI 山海画质车载智慧屏;广汽丰田铂智 7 搭载了 Momenta 提供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支持城市与高速路况下的智能驾驶辅助,该车还配备了华为鸿蒙座舱,在智能化方面表现更优秀。

可以看出,在本届广州车展上,跨界合作已成为跨国车企应对产业变革的重要策略,且这种合作正从浅层次的供应商关系,走向深度的全时融合共创。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作为本届广州车展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激光雷达、高阶 NOA(导航辅助驾驶)这些以往只在高端车型上出现的技术,正在合资车企与自主品牌的联手发力下," 飞 " 入更多 " 寻常百姓家 "。

广汽丰田的全新锋兰达智能版首次将 " 激光雷达 + 高阶智驾 " 组合下探至 15 万元以内。这套系统由单颗激光雷达负责远距离高精度探测,4 颗 Orin 芯片提供强劲算力支撑,搭配 12 颗超声波雷达组成的环境感知网络,可实现高速 NOA、自动泊车、车道居中保持等核心功能,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

东风日产的轩逸 e-POWER 智驾版更是直接把高速 NOA 功能带入了 12 万元级市场。据悉,该车搭载日产 ProPILOT 3.0 系统,不仅能实现自动跟车、紧急制动,还可根据导航信息自动完成车道切换与限速调整。

自主品牌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展现了全价位覆盖的野心。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 " 天神之眼 " 智驾系统,其中腾势车型配备的 DiPilot300 激光雷达版直接对标高端市场,支持城市 NOA 功能,能够从容应对无保护左转、环岛绕行等复杂路况。

零部件供应商站上 C 位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头部供应商企业站上 "C 位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宁德时代首次独立参展,充分彰显出其在汽车产业的强大话语权与地位。

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技术方案的重要供应商,华为在汽车产业的布局早已不再只满足于 " 五界 "。11 月 19 日上午,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 " 启境 " 品牌首次公开亮相;11 月 20 日,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东风汽车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 奕境 " 也正式发布;11 月 21 日,阿维塔与华为乾崑联合举办战略合作全面深化发布会,宣告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在本届广州车展上," 五界 " 也分散至不同展馆," 含华量 " 更高。

在本届广州车展 D 区 2 楼的 18.2 馆,宁德时代与鸿蒙智行、岚图汽车和东风日产等同馆亮相,展示滑板底盘、神行超充电池等技术。行业专家认为,近年来为了巩固乘用车的市场地位,宁德时代加强了对 C 端的宣传力度,打出了 " 选电车认准宁德时代 " 的广告语,这或许也是宁德时代高调参与 2025 广州车展的原因之一。

不再 " 流量至上 ",部分品牌缺席

还记得在 2024 年的广州车展上," 流量 " 是各汽车品牌的追求之一。去年广州车展首日上午 9 点,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准时亮相小米汽车展台,此后开启暴走 " 串门 " 模式,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频繁串场互动,时任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和极越 CEO 夏一平等车企高管也纷纷现身,为自家品牌站台。

然而,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曾经的 " 流量明星 " ——雷军却选择了缺席。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小米汽车的发布会将于上午 9 点正式开始,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将发布端到端辅助驾驶 HAD 增强版,发布会结束后还有云逛展,带大家看小米汽车全系车型。随后在回复网友评论时,他表示:" 欢迎大家到访广州车展小米展台。这次我没有参加。"

同样缺席的还有部分汽车品牌。除了 2024 年就缺席广州车展的捷豹路虎、捷尼赛思、劳斯莱斯、斯巴鲁、雪佛兰、极星、高合等,今年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莲花、smart、英菲尼迪、北京现代、极越、哪吒等也未在本届广州车展上现身。有分析指出,除了销量和利润下滑等原因导致无法参展外,一些汽车品牌也开始意识到,与其为了 " 凑热闹 " 参加对于本品牌来说转化率并不高的车展,还不如将精力转向其他更具优势和竞争力的领域。

结语

变,是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路径的刷新;而不变,则是电动化、智能化前进的航向与产业融合的深层逻辑。站在 2025 年底这个关键节点,广州车展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在转型深水区的真实生态。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早已不再是 " 你死我活 " 的比拼,而成为了并行发展下的和谐共存,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方案;智能网联技术普及至更多车型、更宽广的价格区间,让广大汽车消费者获得更安全、更方便的驾乘体验;参与车展也不再是博眼球、涨流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成为了品牌发布、技术推介以及与用户交流,促进转化率的重要舞台。让车展回归到 " 车展 " 本身,其实这一趋势在今年 4 月的上海车展就已经显现。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务实。事实上,在激进的变革中,那些对核心技术的长期投入、对用户需求的细微洞察以及开放合作的产业心态,反而会成为动荡周期中最确定的 " 不变 " 基石。汽车,本来就该为人服务,为更美好的出行生活而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浪潮 电动汽车 新能源 广州车展 新能源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