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 昨天
小众赛道走红:A股龙头涨超200%,美股龙头牵手宁德毛利大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汽车产业链的诸多细分赛道中,从 A 股的情况看,相对被投资者所忽略的一条是非公路车板块。由于这一领域上市公司数量有限且定位相对非大众,所以关注的人有限,不过这一局面因在美国卖 " 老头乐 " 卖成大牛股的涛涛车业而改变,今年其在创业板的涨幅已翻两倍。 

作为 2023 年在创业板上市的赛道内实力派公司,其于 2025 年 10 月 31 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 H 股上市申请,目前处于审核阶段,具体上市时间尚未公布。涛涛车业只是非公路车板块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这一阵营大致的不完全统计看,其中还应该包括在 A 股上交所上市的北方股份、北交所上市的同力股份、新三板上市的华洋赛车、纳斯达克上市的康迪科技。从国际上的情况看,这一领域国外的巨头还包括了北极星工业和本田。 

国外流行国内方兴未艾

非公路车板块景气扬升

2023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这一板块曾经历大幅上涨,例如康迪科技股价因换电概念一度上涨 300%,北极星工业市值突破 50 亿美元,本田非公路车业务的估值溢价甚至超过其核心汽车业务。彼时,户外休闲需求激增成为关键推手,全球非公路车市场规模一度突破 5000 亿美元。

最新的行业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全球非公路车销量同比增长 3.2%,同时新兴技术趋势已展现新方向,无人非公路车在矿区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钠离子电池在低端车型的普及、换电模式向 C 端市场的渗透,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实际上,对于中国内地企业而言,非公路车属于舶来品,只不过龙头企业凭借多种方式制造了爆款产品实现了反向输出。美国非公路车市场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三轮车设计,逐渐演变为四轮全地形车。北美厂商如北极星工业、庞巴迪推动了行业初期发展,形成了以休闲消费为主导的市场特征。截至 2023 年,全球非公路车零售规模超 100 亿美元,北美市场占比高达 42%,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就美国非公路车市场来说,其独特之处在于车辆已经超越了工具属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一领域的当红细分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美国市场,非公路车(包括 UTV、SSV)因其更高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舒适性,市场份额从 2010 年的 36% 提升至 2023 年的 65%。而传统 ATV 的份额相应下降,显示出消费者从单纯实用工具向更具舒适性和多功能性车型的转变。 

不可否认的是,北美非公路车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 2034 年规模将达到 68 亿美元,而电动化渗透率尚不足 20%。这片蓝海市场,成为中美企业竞相争夺的新战场。恰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时点国际巨头遭遇一定的 " 烦恼 "。 

以北极星工业作为行业龙头,正深陷 " 转型焦虑 ",其燃油动力非公路车占比仍超 80%,而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不足 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虽然公司计划在阿拉巴马州新建电动车工厂,但进度已滞后于预期,其电动车型的电池续航和成本控制仍未达到市场预期,与特斯拉潜在的非公路车产品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两大非公路车龙头各有所长

涛涛车业成机构抱团新进重仓股

在中国制造出海的时代大潮流背景下,板块中两家同样来自浙江的公司通过不同路径打造的品牌价值令全球瞩目。涛涛车业则凭借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将 " 性价比 " 玩转到极致,其主力车型售价比美国本土品牌 Club Car 便宜 20%-30%,毛利率却能达到 34%;康迪科技走的是一条 " 技术驱动、生态赋能 " 的路径,董事长董学勤在 2025 年提出了清晰的 " 三海战略 ":品牌出海、智造出海、生态出海,他也将康迪科技定位为 " 中国技术出海的摆渡人 "。 

先看涛涛车业,公司持续深耕其性价比优势,背靠浙江 " 永武缙 " 五金产业带,通过规模化生产有效控制成本。同时也在推进产能本土化,如在越南与泰国都有工厂,就是为应对潜在的关税风险。 

同时,涛涛车业凭借渠道渗透和规模分销能力。其北美市场收入占比高达 71.3%,入驻沃尔玛多家门店,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相比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康迪科技,登陆创业板的涛涛车业似乎更为国内投资者所熟悉。 

从上市以来的表现看,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一年好过一年,2023 年全年下跌了 17.09%,2024 年全年实现了上涨 8.54%,2025 年到目前股价上涨已经超过 200%。股价表现优异的背后,公司的业绩亮丽自然当记首功。

公司 10 月 23 日披露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7.73 亿元,同比增长 24.89%;归母净利润 6.07 亿元,同比增长 101.27%;扣非净利润 6.02 亿元,同比增长 104.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12 亿元,同比增长 163.68%。报告期内,涛涛车业基本每股收益为 5.58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8.13%。 

由此,该公司目前也是机构尤其是公募基金所抱团追捧的对象。从上市公司的三季报十大流通股股东来看,多达八只公募新进成为机构中最强势力,这其中来自汇添富的产品最多,包括了消费升级、消费精选、价值精选、消费精选两年持有期等四只产品。 

康迪科技出海战略硕果累累

与宁德时代的换电合作被寄厚望

而康迪科技在研发领域走在了前列,其一直致力于引领行业创新,并提供前沿设备和技术。从一路走来的过程看,该公司的 K23 和 K27 两款纯电动汽车曾在 2020 年时引起北美市场的热烈追捧。 

2021 年,康迪科技曝光了旗舰车型 K32 电动皮卡,采用电动机提供动力,最大功率为 28 马力,最高时速为 105 公里 / 小时,售价为 3.5 万美元。在丰富的多场景情态下,康迪科技还独树一帜地将其原本在公路车领域的技术专利(比如前后双电机的全轮驱动系统)引入了非公路车领域,引领了公路车市场的全新变革。 

此外,康迪的产品线具有高度场景化和技术整合特征。其与 NFL 合作推出 32 支球队联名款高尔夫球车,将产品深度融入美国本土文化。这也因为,康迪的渠道策略注重品牌溢价和文化融合。其与家居建材零售巨头 Lowe's 合作推出的 NFL 主题高尔夫球车是品牌本土化的点睛之笔,将产品从 " 工具 " 转变为 " 生活方式 " 的载体,实现了文化层面的融入。 

究其原因,公司背靠大树好乘凉,背靠将汽车产业列为第一支柱的浙江金华,康迪科技不但能获得土地、税收及创新基金支持,还与今飞集团(轮毂)、万里扬(变速箱)等本土巨头形成技术共享联盟,70% 核心部件区域直采。 

当前,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康迪科技早在 2006 年就开始研发纯电动车,2013 年与吉利合作实现电动汽车年销 7 万辆。这段经历为公司在电动化技术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使其在非公路车电动化转型中抢占了先机。 

同时,面对贸易摩擦,康迪科技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立本土化工厂,成为关键策略,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链路本土化生产。这种布局不仅有效规避潜在的关税风险,还使产品更贴近市场需求。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5 年中报显示康迪科技毛利率达到 45.2%,较 2024 年同期大幅增长 13.5 个百分点。此外,康迪科技与宁德时代的换电合作被市场寄予厚望,但首个订单落地后,后续大规模放量仍存疑,如何将换电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营收,成为其突破瓶颈的关键。 

当前从赛道来看,新兴技术趋势已展现新方向,无人非公路车在矿区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钠离子电池在低端车型的普及、换电模式向 C 端市场的渗透,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尤其换电模式的前景似乎尤其光明,起点锂电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非公路车换电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40%,成为少数保持高速增长的细分领域。 

就康迪科技来说,该公司则需以换电合作为支点,打通 " 非公路车 + 换电设备 " 的协同生态,拓展海外新兴市场。

(作者系某私募汽车行业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分析举例,不作为买卖建议。)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股 美国 本田 涛涛车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