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要化身网文平台了。
近日,微信方面宣布开始内测支持公众号文章合集认证为小说合集,并围绕其打造一系列能力,其中包括推出专业的官方阅读器,以及微信生态内的内容分发能力。

具体而言,为提升小说内容的阅读体验,微信将推出小说小程序,并提供官方小说阅读器。在公众号创作者选择认证小说合集后,相关作品将同步上架至官方小程序,并且文章顶部将新增跳转入口。借由官方小说小程序这一载体,创作者的内容将有机会在微信生态的其他场景被分发和曝光,包括但不限于搜一搜、视频号、首页下拉找小程序、发现页找小程序等。
同时微信方面表示,将通过更好的变现能力和商业政策提升创作者的收入。例如经创作者授权后,微信方面将对指定的小说合集提供更智能的广告托管。
显然,微信不仅有意鼓励公众号的创作者发布小说,更希望基于自身的生态,围绕小说这类内容打造一套完整的创作、分发、变现体系。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与传统网文平台的连载模式相比,公众号小说合集这个形式显然要更加灵活,而且微信方面似乎也无意对其进行过多限制。这也就意味着创作者既可以连载长篇小说,也能打造主题短篇故事合集。

考虑到继短剧之后,短故事似乎正在成为新的风口,例如不久前字节跳动就开始布局,一口气推出了至少 20 款短故事小程序。所以微信此举,或许也是针对短故事领域的一种进攻策略。
再加上受到视频内容对于图文降维打击等因素的影响,公众号的表现早已不及当年,但微信方面显然并未打算就此放弃。恰恰相反,此前在《微信公众号广告位再加一,这次是为了微信电商》一文中我们三易生活就曾指出,出于助力微信电商等业务的目的,从升级流量入口到新增广告位,自今年以来公众号正肉眼可见地变得更为活跃。
而丰富自身的内容生态,就正是公众号目前所选择的自救方式之一。可以看到,从长文到短图文、视频、音频,近年公众号不断引入新的内容形式。以短图文为例,其早在 2023 年就已上线。到了今年,则进一步支持创作者在手机端通过微信 App 创建和发表短图文等内容,大幅降低了创作成本。
如今在一众文本内容中,小说无疑是受众范围广、用户粘性较高的一种,也有助于公众号争取更多的用户使用时长。《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24)》中就显示,2024 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 5.75 亿,占网民规模的 51.9%,成为最具全民性特征的文学样式。虽然目前网文用户仍以轻阅读为主,但深度阅读趋势显现,单次阅读超 2 小时的沉浸读者群体占比已超过 22%。

事实上,从引入短图文、探索小红书化到引入小说,公众号在丰富内容生态的同时,似乎也在有意淡化以往长文所塑造的严肃属性,毕竟当下已经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
更进一步来说,通过微信小说,腾讯还有望在阅文之外开辟出一个新的 IP 库,用以反哺短剧业务,从而补齐 " 小说 - 短剧 " 生态,以形成协同效应。
而且与既有网文平台相比,微信确实还具备诸多优势。例如作为国内私域运营领域的核心阵地,立足于此的创作者将有望能够更好地进行私域运营。而且与传统网文平台的编辑审核模式相比,创作者在公众号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贯彻自己的创作理念。

需要注意的是,众所周知,创作者与网文平台之间的版权之争由来已久,而公众号对创作者的版权则向来是不加干涉。如果微信能基于这一特性给出一份与既有网文平台不同的版权归属解决方案,显然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创作者。
当然,想要探索小说这一赛道,微信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其用户规模虽然庞大,但构成同样也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微信必须快速完成用户认知的建立和用户群体的筛选。
此外,公众号虽然也支持付费阅读,但从微信方面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似乎更倾向于广告驱动。而小说合集在为创作者带来更灵活创作空间的同时,似乎也为其商业化的解决方案增加了难度,毕竟长篇小说与短篇故事的差异并不小,对应的变现策略就需有所区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