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疾控局发布提示,我国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流感活动呈快速上升态势,全国整体处于中流行水平,部分省份已达高流行水平,且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流感高发直接带动流感抗病毒药物热销。有数据显示,奥司他韦近 7 天销量增长率达 237%,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上涨达 180%。面对 " 买药热 ",公众困惑不少,比如,呼吸道感染后能否自行购药?当前流感有哪些流行特点?感染后是否还能接种疫苗?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医学专家给出解答。
检出的均为常见已知病原体
从监测数据来看,与上一流感流行季以甲型 H1N1 亚型为主要流行株不同,2025 至 2026 流行季我国流感活动呈明显亚型转换特征,当前以甲型 H3N2 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同时伴随甲型 H1N1 亚型和乙型流感共同流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介绍,当前,全国流感活动已进入较快上升期,全国报告的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的流感聚集性暴发数量显著增加。其中,5 岁到 14 岁年龄组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针对 " 流感病毒会进化得越来越强 " 的说法,彭质斌解释说,流感病毒确实会发生抗原漂移,这也是导致流感季节性流行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是说病毒 " 变异 "、变得越来越强了," 现阶段,检出的病原体都是常见的已知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或者由这个病原体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 神药 " 并非人人适用,医生评估后用药更稳妥
随着流感高发季到来,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销量近日也大幅攀升。对此,医学专家发出提醒,这些药物并非是人人适用的 " 神药 ",辨证用药、遵医嘱使用才是关键。
眼下,在沪上部分医院,因呼吸道传染病就诊的患者数量已明显上升。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谈敏看来,流感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能进展为重症肺炎。而这一情况也让不少市民心生焦虑:是否有必要提前囤药?
" 一旦确诊流感,‘一老一小’等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应第一时间就医;没有高危因素的普通人群,若症状较轻可先居家观察 3 天,若病情无好转需及时就诊。" 谈敏强调,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感染情况存在差异,比起自行判断选药,由医生评估后对症用药,才能让药物安全发挥最大疗效。
根据我国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及新药研发进展,目前临床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共六种。除吸入喷雾剂、静脉用药外,口服类的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应用最为广泛。
" 这两种都是处方药,并非随便就能用,辨证用药十分关键。" 针对用药时机,医生强调,流感抗病毒治疗的最佳窗口是症状出现后的 48 小时内,越早用药效果越佳,但即便超过 48 小时,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所以无需为了 " 赶时间 " 而盲目抢药、囤药。
自愈后仍建议接种疫苗,需把握接种时机
眼下,部分市民也存有一个疑问:如果自己已经出现流感样症状,但在没有确诊、自行痊愈的情况下,是否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对此,疾控专家提到,可以接种,但需根据疾病的阶段与身体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种时机。当患者正处于感染的急性发病期,应待症状消失,身体基本恢复后再接种;部分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感染后身体可能比较虚弱,建议先咨询医生,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后再接种。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症状缺乏特异性,多种病原体感染之后都可能出现诸如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更关键的是,一个流行季可能存在多种流感病毒亚型流行,不同亚型间没有交叉保护。即使曾感染某一亚型,仍可能感染其他亚型。而目前的流感疫苗为多价疫苗,即便已感染过其中一种亚型,接种后仍能对其他亚型起到预防作用。
" 现在正处于流感流行的季节,感染风险比较高,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感染、减少发生重症的风险。" 彭质斌说。
面对当前流感流行态势,疾控部门建议公众采取 " 疫苗 + 卫生习惯 " 的双防线防控策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或者已被诊断为流感,要尽量减少跟他人接触,同时佩戴口罩,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针对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重点场所和机构,疾控专家建议加强健康监测,做好环境清洁和通风换气,学校需严格落实因病缺课学生的监测和登记,不提倡学生和教职员工带病上课、上岗,避免将疾病引入学校或者是引入班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