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的广州,车流如织,霓虹闪烁。在这座被誉为 " 中国南大门 " 的都市中,一场关于出行未来的对话正在上演。
11 月 21 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如期而至,而梅赛德斯 - 奔驰(以下简称 " 奔驰 "),依然是最不容忽视的那颗星。5.1 馆内,三叉星徽之下,29 款车型列阵以待,仿佛在无声地诉说一个百年品牌的坚持与远见。
从全新奔驰纯电 CLA 到 Vision Iconic 概念车,从梅赛德斯 AMG GT XX 概念车到多款核心燃油车型焕新上市——奔驰并没有在电动与燃油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何谓 " 油电同质,油电同智 "。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行动。在行业沉浸在 " 电动替代 "" 智能革新 " 的世界中,奔驰选择将视野升维:豪华,不应因驱动形式而打折;智能,也不应是电车的专属特权。
本次车展,奔驰不仅带来了在设计、能效、智能、安全等各个维度刷新体验的全新奔驰纯电 CLA,更针对 C 级、E 级、S 级、GLB SUV、GLC SUV 及 GLS SUV 等多款核心燃油车型进行智享升级,展开全面的产品价值升级,带来 " 无论油电,都很奔驰 " 的丰富车型选择。北京梅赛德斯 - 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表示," 此次焕新的重点就聚焦在智能化与舒适性配置上,也就是‘智’和‘享’。‘智’,体现在我们将更多智能科技全面应用于焕新后的车型中,包括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带 360 ° 摄像头的智能泊车等功能,使车辆更智能、更安全;‘享’,是通过新增如 Burmester ® 3D 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数字化钥匙,以及多款车型配备的通风与加热座椅等舒适配置,结合更具吸引力的价值增值,让客户以更优体验享受奔驰的产品与服务。" 而 " 无论油电,都很奔驰 " 这句话的背后,是奔驰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也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笃定。



转型不是妥协而是用户至上
本届广州车展的聚光灯下,全新梅赛德斯 - 奔驰纯电 CLA(以下简称 " 全新奔驰纯电 CLA")无疑是焦点之一。
它不仅凭借 142 颗发光星徽、" 熔岩红 " 涂装和 866 公里 CLTC 续航成为颜值与实力的担当,更以 11 个安全气囊、奔驰至高安全标准、豆包 AI 大模型赋能的奔驰虚拟助手,重新定义了 " 何为一辆安全的智能电动车 "。
譬如,全新奔驰纯电 CLA 仅门把手一项研发测试费用就高达 2500 万元。在电池安全验证中,其电池包在单体电芯热失控后 24 小时内不起火,远超 2026 年新国标要求。这些严苛的测试标准体现了奔驰对底线的坚守—— " 奔驰标准 " 从不因驱动形式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与此同时,奔驰多款核心燃油车型也迎来了全面升级。其中,长轴距 C 级车全系搭载 M254 2.0T 发动机,动力响应更加灵敏,更以价值 4.5 万元的诚意升级,积极回应客户的信任与支持;E 级车家族新增经典版车型序列,并全系搭载第三代 MBUX 智能人机交互系统;S 级轿车则新增 S 400 L 特别版及 S 400L 商务特别版,并全系标配导航辅助驾驶(覆盖全国范围高速路段与城市快速路段)、空气悬挂系统、电吸门,持续诠释旗舰轿车的豪华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焕新的多款车型都标配了基于奔驰 " 人机共驾 " 理念开发的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在调校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稳过渡原则,确保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突然退出,而是流畅地进行控制权交接。而这种对驾驶体验的细腻打磨,展现了奔驰对 " 智能 " 的独特理解——技术应该服务于人,而非让人适应技术。
" 我们相信‘油电同质’的奔驰标准,不应该以驱动形式区别对待;‘油电同智’的驾乘体验,绝非电车专属,而是豪华标配。" 张焱表示,这句话也精准概括了奔驰在行业转型期的核心立场。
在电动化浪潮中,奔驰选择了一条更稳健的道路:不为了电动而电动,不为了智能而智能,而是始终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将选择权交还给用户,把标准留给自己。

科技不是炫技而是脚踏实地
基于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奔驰对智能电动化的探索并未止步于当下。在广州车展前夕的梅赛德斯 - 奔驰 XX 科技创新日,揭示了其战略底气的技术来源。梅赛德斯 AMG GT XX 概念车(以下简称 "GT XX 概念车 ")的中国首秀,不仅带来了一场性能盛宴,更展示了一套即将量产的技术蓝图。
据了解,GT XX 概念车搭载了 3 部轴向磁通电机,峰值功率超 1000 千瓦(约 1360 马力),最高车速突破 360 公里 / 小时;它采用源自 F1 ® 赛车的高性能电池,支持 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续航;它在意大利纳多赛道以 7 天 13 小时 24 分 07 秒完成 40075 公里行驶,刷新 25 项世界纪录。
这些突破性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可落地性。包括轴向磁通电机、灵感源自 F1 的高性能电池等关键技术,都将自 2026 年陆续实现量产。
这同时意味着,奔驰的前瞻科技探索始终以量产为导向。从 W125Recordwagen 到今天的 GT XX 概念车,奔驰的创新史,本质上是一部将梦想变为现实的 " 落地史 "。
GT XX 概念车的推出,背后离不开奔驰全球研发网络的布局。如今,奔驰在上海与北京的研发 " 双引擎 ",正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动化技术等领域全面发力。在奔驰全球研发网络中,中国研发团队是一大核心支柱,越来越多的项目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并将推向全球市场。例如,全新插混电池、下一代后排娱乐系统、下一代智能辅助泊车系统等。
今日之奔驰,不再仅仅是一个百年德国汽车品牌。而是一家在中国扎根、在中国思考、在中国创新的全球企业。它用 " 油电同质 " 回应市场的多元需求,用 " 科技可量产 " 展示技术的务实精神,用本土研发证明对中国用户的长期承诺。
面对时代变革,奔驰正沿着百年来路坚定奔驰:不追逐风口,而是迎风筑墙;不盲目求快,而是稳中求进。这,或许正是这个百年品牌在智能电动时代,交给世界的最好答案。文 / 申立心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