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9小时前
赤水河新增40种鱼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赤水河流域鱼类种类已从 109 种恢复至 149 种。" 近日,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举行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执法协作座谈会,发布的一组数据,印证了近年来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日益向好。

赤水河全长约 500 公里,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重要生态廊道和经济纽带之一,其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自 2013 年起,川滇黔三省环保部门签署了三省交界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协议,开启赤水河流域联合执法的序幕。2021 年,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2024 年,三省共同签订了《黔川滇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合作协议》,标志着联合执法工作迈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新阶段。

多年来," 省际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治理,全流域保护一盘棋 " 的新格局逐渐形成,赤水河流域鱼类种类恢复便是成效之一。

参会各方一致认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是共同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不断强化流域协同共治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推动执法联动向纵深发展。下一步,三省将持续深化赤水河流域执法联动,推动形成 " 事业共创、业绩共赢、成果共享 " 的执法联动新格局,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推动赤水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此外,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川滇黔三省还围绕机动车领域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在专项整治、智慧监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成效。云南省昭通市、贵州省遵义市、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三地就涉水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其中,泸州市古蔺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杨怀春建议打造 " 联合巡查 + 线索互转 + 结果互通 " 的流域监管模式,让违法排污行为无处遁形。

来源 中国环境网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生态环境 专项整治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