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1 月 26 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举办卫生健康为民服务十六项举措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处长毕晓娜表示,2025 年,本市持续加强基层特色专科服务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服务便捷、能力优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毕晓娜介绍,本市通过建立各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与各辖区 " 分区包片 " 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卒中、创伤服务能力。目前,已建成卒中救治单元 100 个,创伤救治单元 100 个。本市进一步完善胸痛救治单元和救治点创建计划。2025 年,全市 16 区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 " 应建尽建 ",截至目前,全市 270 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胸痛救治单元验收,468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通过胸痛救治点的验收,搭建起 " 胸痛中心 - 胸痛救治单元 - 胸痛救治点 " 三级胸痛救治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胸痛患者的急救能力,织密全市胸痛救治一张网。
此外,本市强基固本,优化布局,持续深化 " 优质服务基层行 " 与社区医院建设。深入推进各区落实 " 优质服务基层行 " 和社区医院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推荐标准达标机构和社区医院在覆盖面与布局上实现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市级与各区的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本市组建覆盖医疗、护理、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市级专家组深入基层,针对机构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开展 " 点对点、面对面 " 的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已完成对 27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指导,有效提升了这些机构在标准化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 27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达到 " 优质服务基层行 " 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其中推荐标准达标机构 130 家,占机构总数的 47.97%;建成社区医院 89 家,占比达到 32.84%,远郊五区建成 6 家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
毕晓娜表示,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 " 守门人 "。为全面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特色,今年,市卫健委在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等 9 个涉农区,创新启动了基层卫生特色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核心任务就是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 1 支 " 金牌家庭医生团队 "。团队紧密结合居民尤其是涉农地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科这五个重点方向为核心,为每个方向遴选了首席导师和对应的培训基地,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问题。(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