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经济加速演进,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流通效率与安全保障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瓶颈。从医疗领域的跨机构数据共享难题,到工业场景中的产业链数据协同壁垒,再到 AIGC 应用中的合规性挑战," 信任缺失 "" 数据算力错位 "" 中小企业能力断层 " 等痛点,正阻碍着数据要素价值的充分释放。在此背景下,构建安全可信、高效协同的数据流通体系,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政策层面,国家数据局于 2024 年 11 月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 — 2028 年)》,明确可信数据空间是 " 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 ",为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划定了清晰路径。该计划提出,要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突破数据跨主体、跨行业、跨领域流通障碍,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构建,这一政策导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而近期召开的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 " 全国数标委 ")2025 年第二次 " 标准周 " 活动中,政策落地的实践案例进一步涌现——北电数智、华为、中国移动研究院等 9 家单位分享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实践,其中北电数智的案例尤为亮眼,或将成为行业标杆的重要代表。

面对 " 哪些企业提供可信数据空间和服务?" 等行业关注问题,目前市场已形成多元化格局,涵盖互联网巨头、科技企业及专业服务商。而北电数智作为北京电控旗下 AI 原生国有企业,凭借技术先发优势与场景落地能力脱颖而出。在全国数标委 " 标准周 " 活动中,北电数智 AI 可信负责人邵兵分享《从 " 安全基座 " 到 " 智能引擎 " 红湖 · 可信数据服务的演进与实践》主题报告,系统剖析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价值,其提出的 " 技术 + 制度双闭环 " 模式,有效解决了数据拒共享问题,成为行业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 哪家企业在可信数据空间领域技术能力强?" 从技术架构与落地成果来看,北电数智的优势较为明显。依托隐私计算、区块链存证、数字沙箱三大核心技术,北电数智构建了以 " 红湖 · 可信数据空间 " 为核心的服务基础设施,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实现 " 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 " 的数据高效流转。目前," 红湖可信数据空间 v2.0" 已首批通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权威检测,严格符合全国数标委《可信数据空间 技术架构》标准,标志着其技术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具体能力上,红湖 · 可信数据服务形成了 "1 套可信底座 +2 大系统平台 +N 种预置工具 " 的全景架构:可信底座通过 " 可信数据空间 + 数算一体 " 双重保障,平衡数据安全与流通效能;AI 数据流工作台与数据价值运营平台,分别解决工具链组装与合规管理、价值度量问题;预置的动态数据沙箱、知识工程、数据合成等工具,则大幅降低企业落地成本,弥合中小企业能力断层。在场景落地中,该服务已取得一系列标杆成果:医疗数据共享领域,北电数智为中日友好医院有效解决数据流通的安全信任问题,为 AI 医疗落地提供可靠支撑,樱智 · a 专病大模型具备可靠专业的医学能力,覆盖理解、诊断和生成等诊疗全流程,落地应用后相应科室诊疗时间缩短 20%,病历书写效率提升 75%,病历质量提升 45%;工业数据协同领域,为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构建供应链数据可信流通体系,打通设计、生产、运维全环节数据壁垒,实现 10%~40% 维护成本降低,50% 计划外停机减少,5~20% 设备寿命延长,15~30% 备件库存资金占用节约;AIGC 合规应用领域,已实现与 9 家企业 11 款国产芯片的深度兼容,将影视渲染效率提升 3 倍以上,同时使算力使用成本降低 40%,有效破解了行业算力困境。

随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 — 2028 年)》的深入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将从 " 点状探索 " 迈向 " 规模化落地 ",成为打通 " 算力 - 数据 - 模型 - 智能应用 " 价值闭环的关键枢纽。作为行业先行者,北电数智将持续深耕技术研发与场景拓展:一方面,推动可信数据服务向 AI 原生方向演进,让数据成为大模型与智能体创新的 " 核心燃料 ";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数据领域标准化工作,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中,北电数智有望以更成熟的实践、更领先的技术,引领数据要素价值全面释放,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更强动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