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 18小时前
AI存储大战,京东云海跑出中国速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不少朋友最近都在吐槽:1TB 的机械硬盘,之前 300 多就能拿下,现在都快五百了!固态硬盘也在涨价,存储产品的价格怎么突然坐上火箭了?

其实,终端消费者感受到的涨价风暴,早在 2025 下半年开始,就从产业链上游发酵。源头就是 AI。

AI 应用需求爆炸,而 AI 服务器又是吞存大户,吃掉了全球 40% 的 DRAM 内存和高容量 SSD,随着 2025 年全球数据中心的支出猛涨,一下子就把企业级固态硬盘搞成了抢手货。三星、SK 海力士这些内存制造商,更乐意把晶圆产能砸给卖得更贵的 HBM/DDR5,导致传统平价存储产品 DDR4/LPDDR4X 供给减少。便宜的货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而且,由于生成式 AI 的需求还在激增,所以 Gartner 预测,存储荒至少要熬到 2026 年下半年。

好多朋友傻眼了,之前是 AI 算力荒和 GPU 涨价,没想到,存力荒和硬盘涨价也来了。其实,大众还聚焦于模型多牛、算卡多贵的时候,存力早成了 AI 科技竞赛的暗战。

这场暗战,可以从哪里窥得战况呢?最近发布的存储系统性能评测 IO500 榜单,就是存储界的奥林比克赛场,成绩单里隐含着不少行业秘密。

比如说,前三名都采用 DAOS+PMem 架构,也就是依赖持久内存(Persistent Memory)等高成本、非通用硬件,成本高昂,普通企业根本玩不起。

再比如,DAOS 是美国技术栈,虽然开源,但极端情况下也有被禁用、断供的风险。那大家会好奇,前十名有没有中国技术和国内选手呢?第四名的京东云海就是。

而且,京东云海是在不依赖高成本、特定硬件的前提下,基于通用 NVMe 盘存储服务器,结合全栈自研软件体系与深度调优,也跑出了顶尖性能和 TOP4 的成绩,这也是中国自研技术首次稳稳站上全球高性能存储的第一梯队。

对各行各业来说,这意味着有了好用、不贵,还自主可信的存储底座。搞 AI 训练和推理,也不用愁性能不够、被国外技术卡脖子,更不用为天价硬件买单。

一张榜单背后,藏着 AI 时代的存力密码,这也是国产存储跨越十年的执着奔跑。

读懂这份成绩的不易,有必要首先了解下 IO500 的含金量。

作为全球高性能计算存储系统性能的权威排名,IO500 榜单的难,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上榜要求高。IO500 的综合得分(score)由 30% 带宽(BW)和 70% 元数据性能(MD)加权构成,是对存储系统全能性的终极考核,不仅要撑得起 BW(GiB/s)代表的大文件顺序读写能力,比如加载几十上百 GB 的大模型参数、批量导入亿万级的训练数据集;而占比更高的 MD(元数据性能),则考验的是小文件随机访问能力,这正是 AI 推理场景中高并发小文件的核心痛点,一个模型推理过程可能涉及数万次小文件调用,MD 性能差一点,整个流程就会卡顿。

更关键的是,这两项能力必须同时在线。所以,IO500 的逻辑是,不仅需要硬件层面的真金白银投入,更要在软硬件整合适配、工程调优、场景化性能打磨上做到极致,把上榜门槛拉得极高。

二是竞争激烈强度大。由于 IO500 的高要求能在榜上留名,尤其是冲进前列,难度堪比在 HPC 领域摘得奥运金牌,站稳脚跟的无一不是全球存储领域的顶尖玩家,竞争也格外激烈。

比如榜单的第一名 Aurora 第二名 LRZ,都采用了 DAOS + PMem 架构,第二名的方案规模甚至更大,说明顶级选手的方案比拼十分胶着,拉开一点差距都要狠下功夫,而且绝非单纯堆料就能胜出。

为了在这个顶级赛场,跑出好成绩,多数厂商都选择依赖成熟的海外技术栈。最新榜单前十中,4 个席位(包括冠亚季军)基于 DAOS,5 席采用海外存储厂商 DDN 的商业方案。但这些方案虽然省心,却难以满足国内重点行业自主可控的信创要求。

这样一来,对国产存储厂商的要求进一步拔高了,不仅是参赛和上榜,还必须用自研 IT 技术栈,跑出与海外生态对等的顶尖性能。相当于在田径赛场上,别家运动员可以穿高级定制跑鞋,而国内选手只能穿全国产生产线做出来的跑鞋,还得比别人跑得更快。

正因如此,京东云海跻身全球前四、国产自研第一,才显得格外特殊:它不仅打破了海外技术对榜单前排的垄断,采用的 JDCloud+ JPFS(京东自研并行文件系统),是榜单上唯一全栈自研的中国方案。还跑出了高于 DDN 方案的排名。第五名及以后 DDN,在 MD 性能上明显弱于 DAOS 和 JPFS。

这一次,国产存储用实力证明,根植于 100% 自研技术栈,完全能在高性能存储赛道上跑出好成绩。

一张 IO500 榜单,能说明什么?第四名又不是金牌,也值得关注吗?表面看,它是存储领域的专业排名,但往深了说,这张榜单背后藏着 AI 时代的存力密码。

当我们用 AI 生成图片、靠大模型写方案时,支撑这些场景的不仅有 CPU/GPU 算力,更有能吞吐数据的存储能力。过去的存储是数据仓库,只要能安全地存放数据就行。但 AI 时代的存储,还必须精准、高速地把数据输送给计算核心,不仅要吞吐快、用得活,还得成本低,才能满足各行各业高效使用 AI 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京东云海作为唯一不用烧钱硬件的参赛选手,或许是 TOP10 中唯一能适配中国 AI 场景的独苗方案。其价值远不止排名,更体现在:

成本优势,它用通用硬件打出了顶级成绩。相比 TOP3 采用的海外生态软硬件方案,京东云海完全基于通用 NVMe SSD,却跑出接近 DAOS 的 MD 性能,成为通用 NVMe 架构下性能最强的 AI 存储,而成本却大大降低,这意味着中国技术可以用普惠硬件实现顶尖性能。比如医院引入 AI 辅助诊断、教学课堂引入 AI 智慧教学,抑或 AI 村官、AI 政务等应用,如果只能用昂贵的硬件方案,硬件成本都是无法承受的。基于京东云服务 + 云海存储,这些用户也可以像水电一样,低成本地用上 AI。

安全优势,它是 TOP10 中唯一国产自研、全栈可控的方案。开源方案并不意味着百分百自主可控,所以面对信创要求,海外厂商存在掣肘。而且,开源的产品没办法基于用户的应用再做进一步定制化开发,特定需求难以满足,同质化严重,性能、稳定性难以保障。云海为京东云 100% 自主研发,代码自研率高达 98%,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与主流国产化硬件和软件兼容互认。无论是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敏感数据,还是能源、科研、政务等国计民生行业,智能化转型有了高性能的国产化选择。

AI 优势,京东云海在 AI 推理方面的能力也值得注意。榜单成绩显示,京东云海跑出了远超 DDN 方案的性能表现,格外适合 AI 推理,结合存算分离优化,为 AI 训推降本增效。当前,AI 需求正从大规模预训练,转向后训练和推理,后者对元数据性能要求极高,比如一个集团公司几百人同时使用 DeepSeek,在 AI 客服高峰期处理大量用户访问,而京东云海的高 MD 性能能让 AI 快速完成高并发小数据的调取,想象一下,你刚把问题发给 AI,答案几秒就弹出来了,体验感直接拉满。

所以说,京东云海全球第四、自研国产第一的成绩,意义远大于排名本身。它不仅证明了中国企业在高性能存储上的技术突破,更说明,国产存储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通用的架构,达到国际顶尖性能水平,可以为 AI 训推与应用落地,提供又快又省的高性价比国产方案。

不是只有金牌才值得欢呼。奥林匹克官方就曾用一句话致敬苏炳添," 没有人能跑赢时光,但曾有人创造过历史。他跑过的不只 9 秒 83,还有所有‘不可能’ "。

而京东云海的成绩之所以特别,就在于它也打破了 AI 存储的诸多不可能,创下了国产存储的历史时刻。

国际赛事的成绩突破,从来不止是个人或企业的勋章,更标志着一个国家在该领域已具备长期可持续的体系化能力。就像德国足球的长盛不衰,靠的是全民足球生态的积淀与后备力量的持续输送。

京东云海的突破,证明国产存储已构建起成熟的技术与产业根基。AI 存储,正从少数巨头的昂贵玩具,变成千行百业智能化的必需品。

比如金融领域,银行、证券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创新引入科技手段推动普惠金融,又需要信创的数字底座。一些机构就通过云海 AI 存储,解决数据系统、AI 平台,大模型应用三者数据高效流动的问题,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在自动驾驶领域,一家车企 L3 与 L4 模型研发中,每天产生至少 800TB 的路测数据,依托云海极速版方案,应对计算节点的高并发访问需求,保证了 AI 算法训练的实时性,助力自动驾驶模型的迭代。

在互联网领域,荔枝 FM、墨迹天气等头部互联网平台,是上亿用户每天娱乐、出行的基础工具。面对海量用户的数据存储挑战,传统架构存储冗余高、资源利用率不足,正与京东云海携手打造兼具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新一代存储范式。

通过这些场景,我们可以发现,高性能存储已经与大众的衣食住行、千行百业的智能转型,密不可分。打造一个坚实、自主、普惠的存力底座,京东云海的方案,不仅兼顾了高性能与经济性,更得益于京东云和京东集团的托举,使其更适合规模化落地在各个行业,这种作为外部行业存力底座的独特竞争力,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部署更灵活。不同于很多云厂商存储服务与云平台高度绑定的模式,云海从京东云完全解耦,支持独立部署交付,适配更多行业场景需求。京东云海在超百家金融、证券、汽车等企业交付验收,并稳定运行至今。

二是企业用得起。相较于纯软件竞品,依托京东集团的供应链优势,云海在具备自产硬件能力的基础上,典型配置价格更低,性价比优势突出。

三是经得住考验。云海历经京东 13 年内部实践,从 618 到 11.11 的高流量洗礼中实现零故障,稳定性与可靠性无需多言。与之相比,国内不少存储硬件厂商缺乏超大规模场景打磨,这或许也是科大讯飞选择京东云海来构建 AI 营销、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京东云云海实现国产化替代的主要原因。

而这份突破的价值,也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曾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就将先进存力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存储总量超 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 30% 以上的目标,还专门将 " 强化存力保障 " 列为重点任务。之所以如此重视,核心在于存力极易成为 " 木桶效应 " 中的短板。

如果存储性能跟不上,再强的算力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最终制约大模型从研发到落地的全流程效率,埋下 AI 产业发展的隐性风险。

京东云海在 IO500 榜单上斩获第四名,一举冲破海外技术栈对前十席位的长期垄断,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靠通用硬件加深度软件优化,完全能实现对专用架构的超越。

从 2012 年,京东启动分布式统一存储平台研发,2022 年新一代架构的云海正式对外发布,再到如今,在 AI 存储的奥林匹克赛场上,中国方案终于让世界瞩目。这场跨越十余年的存力奔跑,一步步为中国 AI 踩出了一条安全自主、行稳致远的坚实道路。

这,是一条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技术坦途。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固态硬盘 海力士 成绩单 ssd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