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LX 编辑|Cong
这几年每到大型车展总会响起一种声音,便是「合资的反攻」。与之相呼应的还有另一种声音则是「燃油车的反攻」。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预判始终被证明错误。
直到这次广州车展,局势似乎有所变化。

在新能源市场内部,此届车展可以看做增程车型上涨曲线的转折点。代表性事件是此前始终坚守纯电路线的小鹏推出了增程车型 X9、明确反对增程的大众也推出了 ID.ERA。新能源渗透率仍在膨胀,燃油的戏份也在隐隐在回升。
与之呼应,合资品牌同样来到了一个阶段性的位置,这些年它们一直扮演市场里的「贝斯」,是节奏中不可缺少的低音部分,但存在感极低。而今年的广州车展,合资品牌在经历了漫长的败退之后,似乎找到了站稳脚跟的落点。
合资品牌的贝斯有了 solo 戏份,来听听它们的演奏如何——

在新能源方向上,福特与别克带来了完成度最高的两款产品:福特智趣烈马、别克至境世家。
这两款车型都呈现了清晰而强烈的「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色彩。至境世家提供纯电与插混两种选择,智趣烈马则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选择,而这两款新能源版本甚至不在美国市场销售。
两者的差异是,至境世家更贴近市场,而智趣烈马更支撑品牌。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芯片上。至境世家搭载的是高通骁龙的舱驾一体 SA8775P 芯片,搭配别克「逍遥智行」,其高阶辅助驾驶的重心显然并非「冗余」。这款车型的主打卖点也更多集中于大家庭出行,包括座椅舒适性以及亲肤面料、空气净化、护眼灯屏等健康性特征,整车特征都围绕中国市场兴起的 MPV 潮流打造。
智趣烈马则分别搭载了高通骁龙 8255 智能座舱芯片和双 ORIN-X 辅助驾驶芯片,这一水平放在当下合资品牌里已是最高规格。配合这款车同时到来的,则是福特最新的品牌主张「放天性,去野行(Ready Set Ford)」,是显而易见的旗舰诠释品牌的思路。
不能说这两款车代表了当下合资品牌的最高技术水准——甚至不能说是其所属品牌的最高水准——三电还是智能都仍在快速进化中。
它们所透露出来的,更多是福特与别克在当下激烈竞争中的竞争意识。前者以品牌为主导,后者以市场为主导,不再固守着过时资产,转而寻求变化。

当然,即便同为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也会包含着不小的信息量,已不再是顽固的落后产物,而是跟随市场的升级版本。
首先,有两款车型极大放低了姿态:天籁鸿蒙座舱版起售价下压到 13 万以下级别;而朗逸 Pro 升级成多连杆后悬,限时售价压低到 8.88 万起卖。
进而是智能化升级。包括外在的中控与仪表双液晶屏、内在的 L2 级别辅助驾驶,这两款燃油车型的基础素质首先达到了同价位新能源车型的综合水平。
在此基础上,大众朗逸 Pro 标配高通 8155 芯片,AI 功能集成了百度文心大模型并整合了 DeepSeek;日产天籁鸿蒙座舱版主打 HarmonySpace 5 的毫秒级导航与系统响应、语音分区识别等能力。
合资燃油车终于抛弃了吃品牌红利的思路,而是放大传统优势、排干价格水分,进而在这个基础在智能化方向进行追赶。尽管当下合资品牌这一领域与本土品牌仍有不可弥合的差距,但这条路径终究无法回避。

在相对乐观的现象背后,合资品牌是否将迎来反攻时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依旧不能单纯的看好。
首先,产品与技术有清晰的差距。智趣烈马的双 ORIN-X 辅助驾驶芯片在合资阵营中属于顶级梯队,但相比本土新势力,小鹏、蔚来自研的图灵 AI 芯片与神玑芯片,其单颗算力已经三倍乃至四倍于 ORIN-X。
这还仅仅是芯片领域最直观的性能差异,再落地到科技团队上,合资传统大厂需要赶超的东西要更多也更复杂。
其次,车展的声量其实也算也给出了答案。比如现代、雪佛兰等合资品牌甚至直接缺席了这次广州车展;再比如此届车展期间,互联网或是媒体围绕小鹏、蔚来、鸿蒙的讨论,显然还是要多于福特、大众、丰田,虽然这和品牌特性有关,但也算是对两边热度的一种直观体现。
合资品牌现阶段真正的要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方向,而是方式。如果说之前几年让它们认清了必须要改变的现实,那么如今则到了它们要思考怎样改变的阶段。
福特和别克相对直接的新能源升级;朗逸 Pro 和天籁鸿蒙智行版更保守的燃油车升级;以及铂智 7 这样由本土工程师与中国合作方主导的升级,都是合资品牌在方向上的探索。探索并无对错之分,真正的关键是支撑战略推进的能力。
本土汽车产业积累多年才找到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机会,凭借产业链优势反超。如今换成合资品牌站在积累者的位置上,技术升级的方向相对清晰,产业转型的路径却没有捷径。
在广州车展上的存在感不足、声量不足,本质上都是蓄力不足的被动选择,而且蓄力所需的时间,或许要比想象重更久。越早认清这个现实,才有可能回归原本的位置。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