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产联社,作者 | 初一
曾经被视为战略投资的光芒,如今化作了解渴的现金流,在债务到期的阴影下,万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11 月 24 日,万科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确认,已全部出售所持有的贝壳找房股票,结束了双方长达 8 年的资本合作。
这一决定来得并不突然,从 2024 年起,万科就开始加速减持贝壳股票,最终在今年 11 月完成了清仓。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战略投资,在行业寒冬中转变为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救命钱,万科的选择背后,是一家中国房企在债务压力下的艰难挣扎。
双方的合作历程
万科的清仓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一段长达 8 年合作关系的终结。
2017 年,房地产行业仍然处在黄金时代的尾声,那时的贝壳还叫链家。万科看好链家在房产交易领域的潜力,希望通过投资加强与链家的合作,借助其渠道资源促进万科的新房销售。
通过战略投资,万科以 30 亿元入股链家,获得了约 7.2% 的股权,其中 26 亿元入股链家地产,4 亿元入股链家系另一公司,开启了与链家的资本合作。
这次入股在当时被视为线下渠道与开发商强强联合的典范。
一年后,链家重组为贝壳找房,万科的股权也同步平移至新公司。这一转变恰逢贝壳快速扩张时期,线上线下房产交易的新模式逐渐成型。
2020 年,贝壳成功在美股上市,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中概股之一。随着多轮融资稀释,万科的持股比例逐渐下降至约 4.13%,但仍是重要的战略投资者。
在 2023 年 6 月,万科仍持有部分贝壳股票。但从 2024 年开始,情况发生明显变化,万科开始加速减持贝壳股票,最终于 2025 年 11 月完成清仓。
清空股票的现实因素
万科选择在此时彻底清空贝壳股票,背后是多重的现实压力与考量。
现金流压力成为最直接的推动力。2024 年,万科全年净利润亏损 494.8 亿元,全年合同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26.6%,合同销售金额下跌 34.6%,在销售上明显承压。更为严重的是,万科的债务集中到期,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加上融资渠道受限,流动性风险如影随形。
在债务偿还的紧迫需求面前,任何非核心资产都可能成为变现标的,贝壳股票也不例外。因此出售贝壳股票,成为万科缓解债务压力的重要现金来源。
尽管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贝壳股价下跌,但按照当前贝壳的股价 17.21 美元,总市值 201.1 亿美元计算,万科当初 30 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如今也能获得相当不错的回报率。
同时,战略协同弱化也是关键因素。根据贝壳 2025 年三季度财报,其营收为 230.5 亿元,净利润 7.49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业务结构上的变化,新房业务占比已下降,增长重心正明显转向非房产交易业务,营收占比达 45%,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业务重心的转移,使得贝壳与万科在房地产开发的主业交集日益减少,万科手中的贝壳股权逐渐从战略投资沦为单纯的财务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持有贝壳股票的战略意义大打折扣,为清仓提供了合理性。
此外,规避中概股风险同样在考虑范围内。贝壳作为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面临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及时退出成为规避潜在风险的选择。
房企正加速剥离非主业,回归现金流安全
2024 年,万科启动 " 瘦身健体 " 计划,全面退出物流、教育等非核心板块,将资源集中用于住宅开发、物业服务、长租公寓等三大主线业务。2025 年上半年,已通过 13 个大宗项目交易,回笼超过 64 亿元资金。
万科的这些举动并非单例,折射出的是当前整个房产行业的情况。在行业上行期,房企们广泛布局,追求规模与协同效应;而在下行周期中,这些与主业协同性不高的资产和投资,反而影响了现金流、增加了财务成本,剥离非核心资产,实现变现也就成为了房企自救的重要手段。
与万科类似,融创中国也已清空了其持有的贝壳股票。根据公开信息,融创通过数次减持,累计从贝壳股票变现约 10.84 亿美元(约合 69 亿元人民币),为其在债务重组的关键时期提供了重要的运营支持。
除了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减持,更为普遍的是对实体资产的规模处置。据报道,龙湖在 2025 年上半年通过大宗交易成功出售了 13 个非核心项目,业态覆盖了办公、商业、公寓乃至教育领域。这已是其连续三年的持续压降负债,累计压降规模超过 400 亿元。
在当前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 现金为王 " 或许已成为房企生存与自救的首要准则。
结语
目前,万科的债务危机仍非常严重,根据华泰证券估算,万科 2025 年 11 月至 2026 年 6 月待偿境内债券本息约为 155.46 亿元,待偿美元债利息约 0.3 亿美元。
虽然股东深铁已经持续通过资金支持帮助万科偿还部分债务,但这种支持并非无上限,此前, 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更多是为了加强国资对外借款的风险管理,并不代表无条件兜底。
华泰证券固收分析师朱沁宜在研报中分析:" 除《框架协议》借款以外,公司还需通过销售回款、资产腾挪、银行贷款等方式进一步筹集资金。"
清空贝壳股票的操作,为万科赢得了短期喘息空间,但长期来看,其能否彻底化解债务风险,仍取决于政策支持的力度、销售市场的复苏节奏,以及自身 " 造血 " 能力的实质性修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