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5 日,金山区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内全市首家民办高校 " 人民建议征集特色联系点 " 正式揭牌," 雁而有信 " 首期人民建议征集市民圆桌会议也正式启幕。
本次活动以 "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筑‘教联体’新生态——我为‘教联体’献一计 " 为主题,部门、学校、企业、社区、家长、学生等多方代表齐聚一堂,以民意为桥、以智慧为笔,共绘金山区 " 教联体 " 建设与张堰 " 文教小镇 " 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据悉," 人民建议征集特色联系点 " 设于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将作为常态化征集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阵地,打通校地双向沟通渠道,确保好建议不仅能 " 提上来 ",更能 " 落下去、见实效 "。此外,为汇聚更多元的声音,驻校民警赵海斌、戴建军被聘为首批 " 特邀建议人 ",建言队伍进一步壮大。
作为活动的核心," 雁而有信 " 人民建议征集品牌的亮相同样引人瞩目。张堰镇信访办主任高燕峰以一段校园交通优化的真实案例,生动阐释了品牌内核。" ‘雁而有信’谐音‘言而有信’,它既根植于张堰的‘雁’文化地标,更象征着我们对每一位建言者的庄严承诺:您的呼声,必有回响。" 高燕峰通过 LOGO 展示,详细介绍了品牌背后的理念与愿景,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建言阵地将在张堰落地生根。

活动现场,张堰小学同学们带来的上海说唱《金铃塔》,用悠扬乡音唱出了张堰的文脉底蕴,也为深度献策环节拉开序幕。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畅所欲言,智慧碰撞不断。" 希望能系统梳理社区里的文化场馆、实践基地资源,形成清晰的‘社会实践资源图谱’,让我们老师能更方便地把社区资源转化为课堂课程。" 张堰小学教师蒋丹丹的建议道出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张堰二中学生胡应懿眼神明亮地说:" 我想多参加‘行走张堰’这样的实践活动,在古镇里写生、做田野调查,既能学知识又能了解家乡历史。" 家长代表王文梅则期盼:" 能不能定期举办家校社圆桌会?我们家长有育儿困惑想及时沟通,也想为学校发展多提提实用建议。" 此外,中侨大学产教融合办主任魏鹏、企业代表孟泽远等围绕 " 校企协同与育人兴业 " 积极建言,提出要打破浅层合作模式,推动课程共建、师资互通的深度融合,特邀建议人赵海斌警官也结合工作实际给出综合性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而真挚。
针对这些饱含诚意的建议,相关单位即时回应,承诺将逐条梳理、认真吸纳,推动建议转化为具体举措,这种 " 建 " 与 " 应 " 的良性互动,正是 " 民意有信 "" 言而有心 " 的生动实践。

" 雁而有信 " 品牌是张堰镇深化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未来,张堰镇将持续激活这一民意平台,把民众的 " 金点子 " 转化为发展的 " 金钥匙 ",让 " 教联体 " 新生态在民智滋养中茁壮成长,为 " 文教小镇 " 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