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11 月 27 日消息,今天,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星空院)发布太空数据中心建设规划方案。
太空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提出,在 700-800 公里晨昏轨道建设运营超过 GW 功率的集中式大型数据中心系统。
该系统由空间算力、中继传输和地面管控分系统组成,空间算力计划部署多座太空数据中心,每座功率约 1GW,可容纳百万卡级别的服务器集群,开展天基数据中继传输和计算服务。

建设拟分为 3 个阶段:
-2025 年至 2027 年,突破太空数据中心能源与散热等关键技术,迭代研制试验星,建设一期算力星座,计划总功率达 200KW、算力规模达 1000POPS,实现 " 天数天算 " 应用目标;
-2028 年至 2030 年,突破太空数据中心在轨组装建造等关键技术,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建设二期算力星座,实现 " 地数天算 " 应用目标;
-2031 年至 2035 年,卫星大规模批量生产并组网发射,在轨对接建成大规模太空数据中心,支持未来 " 天基主算 "。

相较于地面数据中心,太公数据中心的能源与散热方面有天然优势。
依托太空充足太阳能供电,无地面占地、供电限制,且太空低温环境天然适配设备散热,解决地面数据中心高能耗、散热难问题。
目前,创新联合体已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完成第一代试验星 " 辰光一号 " 产品研制,正在开展总装试验,计划今年底或明年初择机发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