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电影 4小时前
一个“外行”,是怎么肝出一部42分钟电影级AI动画长片的?(独家专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内行 " 跟不上

" 外行 " 可要掀桌了

文 | 子路

编辑 | 羊羊、耶耶

一个国企 " 地铁人 ",拍出了中国第一部 AI 动画长片?

AI 世界每天都在创造奇迹,这次轮到 " 外行 " 掀桌。

画爷爷 AI 工作室生数科技 Vidu合作,爆肝28天推出国内首部原创 AI 动画长片《一掌熊猫》。作品采用" 皮克斯 + 废土画风 ",总时长42分钟,主创想做成" 中国版《机器人总动员》"

这部 AI 动画世界观格外宏大,讲述在未来 AI 高度渗透社会的时代,一位被系统判定为 " 失败情绪体 " 的 AI 试验品熊猫侠,失忆后与小女孩豆豆相遇,重新觉醒自我意识、对抗阴谋控制的故事。

这部打破了 AI 叙事类动画时长记录的动画长片,上线后播放量破百万。尽管作品还存在瑕疵,但难得做到了清晰流畅的故事讲述、细腻动人的情感文戏、绚丽震撼的动作打斗等,让观众看到了" 用 AI 做电影 "的可能性,也得到了众多 AI 超创同行的肯定。

△ 《一掌熊猫》获得不少观众的肯定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部 AI 长片的核心主创入行仅仅两年,此前职业历程与 AI、影视行业毫无关联。

一个 " 外行 ",是如何组建起专业的全流程 AI 制片团队,创作出第一部电影级国产 AI 动画长片的?

近期,我们专访了画爷爷 AI 工作室创始人、《一掌熊猫》编剧导演秦文山(@AI 画中画),以及该片的美术指导纸墨、剪辑指导 PP,他们从一线工作流到 AI 工具进阶、产业发展走向等角度,分享了对 AIGC 产业最真切的洞察。

画爷爷 AI 工作室创始人

《一掌熊猫》

编剧导演秦文山

《一掌熊猫》

美术指导纸墨

《一掌熊猫》

剪辑指导 PP

在秦文山看来,AI 时代是一个技术平权社会," 未来一定是专业 > 创意 > 技术 > 工具 ",AI 团队发展路线会高度类似自媒体,用 AI 赋能影视人和更多对影视制作感兴趣的零基础用户。

01 2600 个镜头,多参流的技术革命

如果 AI 想要消灭人类情感,社会将变成什么样?

《一掌熊猫》的故事原点,就起源于这个 " 异想天开 " 的问题。

作品设定在百余年后,AI 机器人已经从简单的体力替代、情感模拟进化到可以融合人类情绪,于是人类开启 "PX 计划 ",试图创造真正" 有感情 "的 AI。

可情绪波动意味着变数,"PX-1" 熊猫侠的一次暴走,使城市核心 AI 控制系统 -EVA 决定销毁所有情绪体机器人,将被抹掉记忆的熊猫侠扔进城市边缘的机械坟场。

△ 因情绪波动的变数,熊猫侠在实验中暴走

熊猫侠走过鄙夷与误解,在与孤儿小女孩豆豆的相处中感受爱与温暖,也在神秘绿钩侠的提示下了解这个废土世界的运行规则,逐渐被唤醒了记忆与能力。

在保护豆豆、对抗 EVA 的关键时刻,熊猫侠想起来 "PX 计划 " 的真相。

原来他是被提取记忆、注入机器人的人类,原来他是豆豆的亲生父亲,原来看似正义的 EVA 才是那个 " 痛恨人类 " 的异端 AI。

△ 看似正义的 EVA 才是那个 " 痛恨人类 " 的异端 AI

《一掌熊猫》采用标准电影" 三幕式 "结构,有科幻世界绝对理性与人性情感的思辨,有机器人与儿童纯粹爱与守护的温情,也有 AI 机器人变身大战的热血名场面,已经非常接近一部科幻超英电影质感。

不同于依靠文生图、图生视频线性工作流制作 AI 短片的超创,秦文山的 " 画爷爷 AI 工作室 " 是标准的" 多参流 ",《一掌熊猫》实操也主要依托 Vidu Q2 更新的多参功能。

多参,指生成式 AI 支持多图参考实现对场景、人物、物品的一致性控制,Vidu Q2 最多可同时参考7个图像,动态表情、运镜效果都有了明显提升。

△ 《一掌熊猫》角色资产库丰富 / 受访者供图

《一掌熊猫》开发过程中,恰好赶上了 Vidu AI 的模型迭代,主创在实践中感受了一把技术更新带来的" 痛苦的甜蜜 "

美术指导纸墨分享,初代模型在人物一致性保持方面虽然很好,但仍有一定局限,做大动作、大运镜有时也会出现角色的脸型、身体细节改变的情况。但不打斗,还怎么做熊猫侠?

Vidu Q2 多参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最后熊猫侠和 EVA 的终极一战,这种复杂程度的交互如果用提示词直接出图,大概率做不出来。

在 Vidu AI 中建立熊猫侠变身前后角色的资产库、用 Sora 做出分镜之后,我们在 Vidu 多参工程上传了五个参考。

第一是熊猫侠的三视图主体参考,第二是碎石轨道的场景参考,第三是 EVA 的正面形象参考,第四是战斗撞击的特效参考,第五是熊猫侠和 EVA 两个画面主体的大小比例参考。

△ 《一掌熊猫》使用 Vidu Q2 多参实现场景人物交互 / 受访者供图

当熊猫侠准确打出击败 EVA 那一掌,观众的情绪也在激烈战斗中被推向高点。

△ 熊猫侠与 EVA 的高燃终极之战

绚丽打斗之外,画爷爷 AI 工作室更重视文戏情感细腻的表达,文戏才是撑起长片内容的基石。

Vidu Q2 也重点提升了生成人物的表情感染力,秦文山很喜欢作品第 15 分钟那段熊猫侠与豆豆在桥上互诉衷肠的文戏。

熊猫侠冒着情绪过载的危险救下豆豆,却因为身份认知问题陷入自我厌弃,想在无意识伤害豆豆之前离开她。没想到豆豆不仅不怕他,还给出了最好的安慰。

我妈说,怕伤到别人的人,才是最温柔的那种人。

△ 豆豆用爱与信任治愈熊猫侠

这段 AI 特写处理格外灵动,准确传达出了豆豆的纯真与依赖、熊猫侠的忐忑与感动

有了这些细腻的情感处理,才能让结尾反转的 " 父女相认 " 变得真实可信。

△ 大战后,熊猫侠与豆豆父女相认

但优化结果的背后,是几乎全流程的" 推倒重来 "

秦文山坦言,《一掌熊猫》项目前后生成了2600多个镜头,虽然前期已经基本完成作品,但模型更新后看到了更好的效果,团队果断决定更新工作流,全面拥抱 Vidu Q2。

回头复盘,他们整理了模型升级在 42 分钟 AI 动画长片各个流程中的提效数据,供后来者参考。

△ Vidu Q2 升级,《一掌熊猫》全流程从 57 天提效到 28 天完成 / 受访者供图

多参流 AI 叙事长片的工作方法,正在重塑 AI 视频工作室的多个工种。

相比 AI 短片对抽卡师的依赖,当下剪辑师的重要性正在提高

《一掌熊猫》剪辑指导 PP 分享,不同于短片剪辑侧重视效,AI 长片剪辑回归了传统影视逻辑,需要考虑剧情上下文、一致性衔接。

虽然 AI 视频素材没有真人那么准确,但 AI 长片剪辑完全打破了传统真人影视一环扣一环的线性生产逻辑。

之前剪辑师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导演没拍的素材只能靠特效,这是个边际递减的过程。

现在我们剪辑和前期出图、视频同步操作,素材效果不好我们可以立即重新出视频,像口型绑定、情感表达、打斗场面,都能尽量做到最好的效果。

△ 熊猫侠变身效果炫酷

AI 带来的" 技术平权 "风暴,可能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一点。

02 电影只是起点,构建东方 AI 宇宙

目前的《一掌熊猫》只是上半部,我真正的理想,是做一部 AI 科幻电影。

尽管用 42 分钟叙事长片给行业带来了一场小震撼,但带团队复盘全片,秦文山还是不够满意

剧本打磨时间太短、文戏表达还可以进步、打斗节奏有点慢、比较刺激的部分没有推到情绪高潮、人物一致性还会有点小问题 ……

受限于项目进度,《一掌熊猫》的故事还没有完全展开。他特意在片中埋下伏笔:

比如绿钩侠为什么要帮助熊猫侠?豆豆妈妈等被冻结的科学家如何被解救?EVA 下线后,人类和机器人如何在末世共存?

△ 《一掌熊猫》结尾留出悬念,如绿钩侠为什么要帮助熊猫侠?

画爷爷 AI 工作室已经投入《一掌熊猫 下集》的内容开发,目前在讨论优化阶段,预计明年上线。

秦文山预告,推出下集之后,他们还准备对标院线电影级别,将全片重剪成一部完整的90 分钟 AI 科幻电影长片

现在是 AIGC 视频爆发前夜,但前路尚未可知,更长的内容自然意味着更大的投入、更高的风险,为什么要冒险做 AI 电影

坦白讲,中国电影目前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瓶颈,怎么才能把观众重新请回电影院?像好莱坞一样建立电影产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是十分必要的。

纵观电影史,每一次瓶颈都需要从局外破局。

我认为 AIGC 是最有可能重建电影标准生产流程的方式,所以我们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理想之外,他认为做风格化长片才是专业 AI 工作室的未来。

从一人成军创作 1 分钟 AI 短片,到组建专业团队做 10 分钟、40 分钟长片,再到投入完整 90 分钟 AI 电影的开发流程,秦文山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 AI 影视制作方法论。

△ 秦文山尝试过各种规格的 AI 视频

2024 年 7 月,秦文山开始在视频网站上连载" 军事熊猫 "系列 AI 短片。

作品将国际局势化用成 AI 动物形象,加上台词玩梗、配音设计,在全网收获5000 万 +播放量。

热度越来越高,秦文山却陷入了迷茫

一开始大家都想玩流量,但很快就发现,流量型 AI 短片的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一个视频风格火了之后,会迅速被模仿、被复制、被搬运,没办法持续做一些东西。

想要站稳脚跟,我们必须做差异化。那什么是差异化的东西呢?内容。

2024 年 9 月,团队第一次尝试转型。

在延续 " 军事熊猫 IP" 的基础上,他们制作了 AI 短剧《大英博物馆》,10 集全网播放量3000 万 +

这是我们第二个流量爆发期。

彼时,AI 大模型的视频渲染能力还十分初级,生成视频画面以静态长镜头拼接为主,团队成员做出简单的运镜都很吃力。

" 敢为其他人所不能为 "的创作思路,还是让他们走在了行业前列。

直到 2025 年 3 月,AI 大模型整体实现质的飞跃,入局门槛降低,催生出一大批 AI 短片创作者,画爷爷 AI 工作室必须面临第二次转型

碎片式内容创作领域我们已经不占优势了,那就往长片的方向探索试试。

这次工作室 all in 在《一掌熊猫》,也是想摸索 AI 叙事长片的天花板。

△ 《一掌熊猫》制作团队 / 受访者供图

长片尝试给了秦文山很大信心,虽然 AI 生成的文戏还是难以达到真人表演级,对物理规律的模拟和理解上也不是很到位,但随着模型的迭代一定能解决。

但现在 AI 的发展是以天为单位的,也许很快这个壁垒就会被直接打破,我们都能坐在电影院里欣赏纯 AI 电影。

接下来,画爷爷 AI 工作室将坚持开发长片,同时也接到了来自短剧平台的橄榄枝,分出精力做一些AI 漫剧尝试,探索不同赛道的可能性。

内容上,秦文山更看好国风领域,团队也上线了解构《西游记》的 AI 短片《黄风岭》

其实我国有很多大 IP 等待开发,比如《搜神记》《山海经》,甚至一句简单的‘龙生九子’就包含了多种故事可能性。

以前是做不到,现在借助 AI,完全可以释放想象力,做一些很好的探索、实践。

他已经和一位导演合作,计划开发 AI 动画《山海经》系列,做真正藏在 " 野山巨石 " 之间的山海故事。

03 跨界重生 " 外行导演 " 的进阶之路

今年 4 月,秦文山才彻底全职投入 AIGC 领域。

仅仅两年之前,他还是一个与影视行业完全无关的国企人,在地铁管理系统里做到科长位置。

涉足 AI 纯是个人兴趣,2023 年 11 月,秦文山在 B 站刷到 up 主" 一只 AI 视觉创作者 "用 AI 重制的真人版《海贼王》视频,就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本来我就喜欢《海贼王》,看完这个才知道,哇 AI 已经可以实现到这个地步了。

△ up 主自制 AI 真人版《海贼王》

他开始自学 AI,先学习 AI 绘画课程,用 Midjourney 做了一套儿童绘本,挂到亚马逊上售卖,由此获得了 " 第一桶金 "。

随后,他跟随 AI 导师" 李太白 "学习 AI 视频制作,共同开发了 " 军事熊猫 " 系列视频,正式进入 AI 超创行列。

组建团队,则是 2024 年底受邀参加央视新闻的《AI 奇妙夜》

这相当于中国 AI 创作者的第一个年会,他带着作品和想法出场,在这里认识了后续并行的同路人。

剪辑指导 PP,做过十余年后期剪辑工作,也做过制片人、导演;美术指导纸墨,曾是某大型游戏公司的原画设计师;配音设计干饭的星辰,来自汽车行业;视觉主创山雨,是 AI 技术开发的资深专家;

负责出图和动态制作的刘博、辣角角、小野、喵大王,分别来自文旅、外贸、自媒体、服装设计行业;还有传统影视人转型 AI 的酒鬼、AI 智帧局,负责视觉、后期等工作 ……

一个 " 外行导演 " 以创意为核心,凝聚了最内行的 AI 团队

△画爷爷 AI 工作室团队成员 / 受访者供图

从一人成军到团队共赢,秦文山走过了 AI 迭代的几个关键节点:

1. ChatGPT 横空出世,图片处理言出法随的能力;

2. 对标 Sora,去年国内首个 AI 视频模型 Vidu 发布,到 Vidu 全球首发了参考生视频和参考生图功能,到今年 Vidu Q2 多参能力的升级,在一致性表达、场景还原、画质、运镜都是大提升;尤其是改变了传统 AIGC 制片流程;

3. Sora2 的音画同步能力、剪辑能力;

4. 最新 Nano Banana Pro 强大的文生图、构图能力。

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AI 视频必然将在 2026 年实现本质上的跃迁爆发。

△《一掌熊猫》多参工作流 / 受访者供图

在秦文山看来,明年开始,影视行业将逐步走进真正意义上的" 技术平权社会 ",未来一定是专业 > 创意 > 技术 > 工具,传统导演需要逐步下场拥抱 AI。

其实 AI 影视的核心逻辑还是导演思维,传统导演会很快入手,也会快速产出好作品。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影视人不愿意转行、学习 AI,要么觉得学习成本太高,要么干脆就是抗拒心理。

我们也跟很多动画影视基地、影视公司交流过,他们想用 AI 赋能,但不愿意投入成本培养自己的 AI 团队。

秦文山也能理解,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必然面临漫长的结构阵痛期。

他觉得,未来专业 AI 团队大概率会靠近自媒体发展路线,自我孵化、合作大厂,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作品。

也许是时代泡沫,也许是工业革命,总之新的浪潮已经产生,每个人都将或主动、或被动卷入其中。

我们能做的,也不过是早早入局,主动拥抱变化,争做 AI 潮头第一朵浪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熊猫 指导 导演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