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小时前
专家回应切尔诺贝利“蓝色流浪犬”:非辐射变异,实为毛发被染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IT 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在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30 公里隔离区内,约 900 只流浪犬在废弃城镇与森林间生存,它们正是 1986 年核电站事故后被遗弃宠物的后代。

10 月中旬,CFF 医疗团队在这里拍到了三只毛发呈蓝色的流浪犬并发到 Tiktok 等平台上。有人认为这些 " 蓝狗 " 可能与辐射或基因突变有关,遂引发外界猜测和恐慌。

然而,长期研究当地犬群的专家团队经过调查后表示,这些 " 蓝狗 " 仅仅只是流浪犬在翻垃圾时被染色才变成这副模样,而非辐射影响。

Dogs of Chornobyl 计划的科学顾问、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学家 Timothy A. Mousseau 解释称,这些 " 蓝狗 " 曾在倾倒的移动厕所污物中打滚,其毛发像海绵一样吸附了带有蓝色成分的污染物。兽医检查后未发现辐射相关疾病,也没有结构异常或基因损伤迹象。

这种蓝色只能说明狗狗不讲卫生,而非进化怪象。养过狗的人都知道,大多数狗几乎什么都吃,包括粪便!

相对于颇受关注的 " 蓝狗 ",科学家称更值得探究的是隔离区内犬群的遗传结构。

IT 之家查询获悉,Mousseau 团队之前曾对 302 只自由活动的犬只进行基因分析,其中包括在核电站内部和距离 15~45 公里范围地区的群体。结果显示,这些犬群相较乌克兰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家犬已形成遗传上可辨识的独立族群。

研究发现,犬只在隔离区内不同区域呈现家族分布差异:靠近核电站的犬只与外围城镇区域的犬只在遗传上具有明显区分,即便两地仅相距约 16 公里。犬群隔离导致基因相似性提高,同时工作人员遗留的苏联时代牧羊犬血统也在核电站区域出现更高比例。

在基因层面,研究识别出 391 个 " 离群位点 ",两大群体在这些基因区域差异显著,其中超过 50 个候选基因与 DNA 修复、免疫功能和压力反应有关。然而,进一步研究并未发现生活在最受辐射影响区域的犬群出现更高的整体突变率,也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其产生对辐射的适应性变化。

由于 Dogs of Chornobyl 自 2022 年起实施大规模绝育和疫苗计划,研究团队认为现存犬群基本没有外来新成员加入。目前识别出的 15 个家族群体显示犬只仍会在隔离区中移动以寻找配偶,维持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样性。

辐射物质如何影响犬只仍是持续研究的主题,但现有科学证据显示,并不存在某些自媒体描述的 " 抗辐射犬种 " 或此类广泛变异现象。

Mousseau 强调,切尔诺贝利禁区并非整体高辐射区域,约 30% 的土地被视为辐射显著,其余区域则相对 " 冷 "。禁区呈现由事故时风向与降雨决定的 " 拼布式 " 辐射分布。

其他动物研究也显示类似趋势。过去 20 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高辐射区域可能对个体动物造成影响,但禁区内缺少人类活动与农业干扰,使得包括狼、猞猁、野猪、麋鹿、野牛与普氏野马在内的大型动物数量出现恢复。已有研究未发现辐射导致小型哺乳动物数量下降,也未观察到所谓 " 抗癌狼群 " 的证据。

整体而言,科学界的共识是:切尔诺贝利禁区的野生动物并未出现显著 " 适应性进化 ",多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研究未发现辐射导致的积极适应迹象。现有数据表明,个体层面的健康影响与禁区内环境差异并存,但动物种群的整体恢复更多源于人类撤离后的生态空间扩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基因 核电站 乌克兰 it之家 疫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