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商业评论 5小时前
现金流转正就算“闯关成功”了吗?不,蔚来的复苏才刚刚开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一份创下三年最佳毛利率、经营现金流转正、交付量猛增的财报,让蔚来汽车久违地回到了聚光灯下。

在当晚的业绩交流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斌表示:" 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得益于蔚来、乐道及萤火虫品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这些产品在各自细分市场持续得到用户的青睐。"

图源:网络

回顾蔚来十一年发展历程," 亏损 " 始终是它最显著的标签。放眼整个中国造车新势力阵营,蔚来也堪称累计亏损最为严重的一家。

公开数据显示,自 2016 年至 2024 年,蔚来的净亏损额依次为 25.73 亿元、50.21 亿元、96.39 亿元、112.95 亿元、53.04 亿元、40.20 亿元、144.37 亿元、55.93 亿元及 224 亿元。九年累计,这一数字已高达 802.82 亿元,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

市场振奋之余,一个核心问题也随之浮现:这家深陷亏损泥潭多年的造车新势力,是否真的迎来了命运的拐点?

细读财报便会发现,表象之下,蔚来仍行走于险峻的山脊。左侧是初现曙光的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右侧则是深不见底的净亏损与尚未经历充分检验的规模困境。

图源:网络

李斌主导的这场 " 效率革命 ",为蔚来赢得了续命的时间,但通往最终盈利的征途,依然道阻且长。

效率红利兑现,但根基尚浅

这份财报最核心的亮点,在于一系列关键指标证明李斌的 " 效率革命 " 已初见成效。这并非隔靴搔痒的微调,而是一次触及筋骨的改革。

销量与营收创下历史新高:三季度,蔚来实现交付 87,071 台,同比增长 40.8%,环比增长 20.8%;营收达到 217.9 亿元,同比提升 16.7%,环比增长 14.7%,两项数据均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佳纪录。

图源:蔚来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多品牌战略形成协同效应:从品牌构成来看,蔚来品牌交付约 3.69 万辆,乐道品牌约 3.77 万辆,萤火虫品牌约 1.25 万辆,三大品牌覆盖了从 10 万到 80 万元的价格区间,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

时间轴拉远了看,蔚来今年的增长势头持续强劲:今年 10 月,蔚来交付新车 40,397 台,同比增长 92.6%;1-10 月累计销量已达 24.15 万辆,超越 2024 年全年业绩。预计 2025 年全年交付将突破 32 万辆,创历史最佳成绩。

毛利率的逆转最为关键。三季度综合毛利率 13.9%,整车毛利率 14.7%,均创近三年新高。

这背后是三重因素的叠加:一是供应链优化与自研神玑 NX9031 芯片落地带来单车成本下降;二是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其中全新 ES8 毛利率超 20%,ES6 和 EC6 达到或超过 25%,乐道 L60 保持在 15% — 20% 区间;三是组织瘦身、费用严控等管理举措开始生效。

图源:蔚来官网

其次,经营现金流的转正更具现实意义。对于一家长期依赖外部 " 输血 " 的企业而言,这是迈向 " 自我造血 " 的标志性一步。

它不仅得益于交付量攀升带来的现金流入,更反映了公司在运营资本管理上的进步——库存控制、资金周转的效率正在提升。三季度现金储备 367 亿元,环比大幅增长近百亿,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

但这份阶段性的胜利答卷依然充满隐忧。

当前,蔚来毛利率水平严重依赖车型结构与定价。如果竞争把溢价压低或上游材料 / 运输成本回升,毛利可能快速回落。

同样,经营现金流的转正能否持续,还是仅仅是交付高峰期的昙花一现,仍需观察。

效率提升的红利终将触及天花板,蔚来的身体只是 " 指标好转 ",远未到 " 痊愈 " 的时刻。

盈利三步走,刚至中途

若将蔚来的盈利之路比作攀登三级台阶—— " 毛利转正 "" 经营现金流转正 " 和 " 净利润转正 " ——那么此刻的蔚来,正站在第二级台阶上喘息。

它刚刚有惊无险地跨过了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这道坎,然而抬头望去,最陡峭的第三级台阶 " 净利润转正 ",依然云雾缭绕,遥不可及。

尽管亏损额在收窄—— 2025 年第三季度净亏损 34.8 亿元,同比减少 31.2%;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调整后净亏损为 27.35 亿元,同比收窄 38.0% ——但巨额亏损本身的存在,无情地揭示了一个现实:在李斌大力推行的 " 效率革命 " 之下,公司庞大的固定成本与费用结构,依然是一头吞噬利润的 " 巨兽 "。

图源:蔚来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这头 " 巨兽 " 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重资产布局带来的沉重负担。 截至 10 月 31 日,蔚来已在全球建成 3,614 座换电站、4,801 座充电站和 27,396 根充电桩。这套庞大的能源网络,在 10 月 26 日完成了第 9,000 万次换电服务,平均每 0.86 秒就有一辆车 " 满电出发 "。

换电确实是蔚来最独特的护城河,为用户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体验。然而,在商业层面,每一个换电站都是一个持续的成本中心——高昂的建设投入、不断发生的土地租金、设备折旧、电池储备和运营人力成本,都在持续消耗着公司的现金流。在实现足够的网络效应和规模化收入之前,这套引以为傲的能源体系,将持续 " 流血 "。

图源:网络

充电站和充电桩也在与其他充电网络进行价格战,笔者曾经在蔚来加电充电过,单价确实是相对优惠的,但也意味着短期无法贡献太多利润,甚至可能需要输血。

其二,是依然高企的三费支出。 尽管李斌大力推行降本增效,但为了维持技术领先地位与高端品牌调性所必需的研发投入,以及遍布全国的销售与服务渠道的维护费用,规模依然巨大。

图源:网络

这意味着,蔚来的 " 效率革命 " 手术刀,尚未能触及这些最深层的结构性成本。李斌当前的努力,更像是一位战略家在进行一场精心计算的 " 以空间换时间 " ——通过提升运营效率赢得宝贵的喘息期,为即将到来的终极决战储备弹药。

真正的胜负,尚在远方。

终极赌局:技术优势形成的规模才是唯一的 " 救命丹 "

归根结底,效率提升只是蔚来的 " 续命丸 ",而真正的 " 救命丹 " 始终在于实现规模化盈利。在这个规模决定生死的行业,无法实现大规模交付,任何精细化运营的成果终将是无源之水。

蔚来的未来,正系于三场环环相扣的战略赌局:

技术赌局关乎根本

蔚来押注全栈自研能够建立长期技术壁垒并实现持续降本。但这条路径需要持续投入巨额研发费用,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核心在于,其自研成果能否在窗口期关闭前,真正转化为不可替代的产品优势和持续下降的边际成本。

图源:蔚来官网

生态赌局最为沉重

蔚来坚信换电网络将形成极高的用户粘性和能源服务收入,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这座 " 护城河 " 需要持续投入,关键在于这套重资产体系能否从当下的 " 成本黑洞 ",转变为能够自我造血的价值引擎。

品牌赌局决定生死

乐道、萤火虫等子品牌承载着蔚来规模突破的使命。主品牌树立高端形象,子品牌负责走量分摊成本——这套战略能否持续奏效,将直接决定蔚来的生存空间。

图源:网络

这三场赌局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

技术优势需要规模来摊薄研发成本;换电网络的价值需要足够大的用户基数支撑;而子品牌的成功,又依赖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和规模,但平价规模化后的利润能摊薄技术和换电的投入吗?

定价难题已显现挑战

蔚来三季度平均售价降至 22.05 万元,同比减少 4.9 万元,主要受低价位萤火虫品牌销量占比提升影响。多品牌战略在扩大市场覆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稀释着品牌溢价能力。如何在销量增长与品牌定位间取得平衡,成为蔚来必须面对的长期课题。

外部威胁同样不容小觑。明年将有多款搭载大容量电池的增程车型上市,其纯电续航将大幅提升,甚至接近同级纯电水平。这对坚持纯电路线的蔚来而言,或将构成新的市场挤压。

内部挑战同样严峻。全新 ES8 需要在 12 月实现单月 1.5 万台的交付目标,产能爬坡压力巨大。有消息称,蔚来已向合肥市政府提交请求,在 10 月底前紧急招聘 1000 人以提升产能。

正如李斌在财报会上所言,置换补贴退坡已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整个行业恐难再现去年的翘尾效应。其中,乐道 L60 等中低价车型受到的政策冲击会更大。

图片来源:乐道汽车微博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蔚来的三场赌局正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双重考验。

结语:远未到庆祝时刻

蔚来为第四季度描绘了一幅激进的蓝图:交付指引 12 万至 12.5 万台,同比增幅达 65.1% 至 72.0%;营收预期 327.6 亿至 340.4 亿元,同比增长 66.3% 至 72.8%,两项数据均将创下历史新高。

图源:网络

但远未到庆祝时刻。

单一季度的亮眼数据,从来不足以证明一家企业的真正复苏。可持续的复兴,需要连续多个季度在毛利率、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上展现持续改善的韧性。李斌手中的 " 效率 " 手术刀已经展现了其锋芒,但判断这场手术能否成功还需要额外几个季度。

未来的几个季度,蔚来需要向市场证明,当前的好转不是昙花一现,其毛利率能够抵御行业周期的冲击,其现金流能够形成健康的闭环。

客观而言,三季度财报确实如一场及时雨,缓解了市场长期的焦虑。交付量、营收、毛利率等多项指标创下新高,印证了产品竞争力的回升与运营效率的改善。

尤为关键的是,现金储备环比增长近百亿至 367 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的双双转正,为四季度的全力冲刺储备了充足弹药。

走过上半场的 " 野蛮生长与生存考验 ",蔚来已步入下半场的 " 效率攻坚与规模决胜 "。虽然资本市场给予李斌的时间窗口比一年前宽裕许多,但决定命运的哨声已经吹响。

图源:网络

这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最具代表性的转型实验,结局依然充满悬念——蔚来的终局,要么凭借独特能源生态与全覆盖品牌定位,成为 " 电车界的苹果 ";要么因战略过于宏大、资金链难以为继,成为商学院教材中的经典反思案例。

此时此刻,投资者需要判断的已不是蔚来下个季度亏损多少,而是其战略执行的速度能否跑赢资金消耗的速度。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赌赢了,海阔天空;赌输了,万劫不复。

蔚来的故事远未到终章,最精彩——抑或最残酷——的篇章,或许才刚刚翻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蔚来 李斌 蔚来汽车 萤火虫 拐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