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上映的电影《祝你平安》中,主人公魏平安替已故女客户洗刷 " 风尘女子 " 的污名,澄清相关网络谣言,历经波折最终找到造谣者。而这一虚构情节,竟在现实中真实上演。据央视报道,广西林女士耗时三年,在茫茫人海中锁定对自己恶意造谣的始作俑者,将其告上法庭,历经一审、二审终获胜诉。
网络暴力的 " 按键伤人 ",在各国互联网空间屡见不鲜。2008 年,韩国女星崔真实因不堪网络谣言侵扰自缢身亡,这一悲剧直接催生出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和相关法律制定。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中央网信办等部门陆续出台司法解释与指导意见,持续开展 " 净网 " 行动,全力遏制网络暴力蔓延。
尽管治理成效显著,恶意造谣事件仍时有发生。2025 年 8 月,某地医院产科主任因医疗纠纷,被患者家属在某视频平台持续造谣诽谤,最终不堪重负跳楼身亡,令人扼腕。
面对网络暴力,有法律专家指出,法律强力介入是核心治理方向,执法机关相关人员有必要接受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打击网络暴力的敏感性与专业性。在林女士的案件中,造谣者针对女性进行性话题炒作与侮辱攻击,此类行为严重侵害人格尊严,司法机关应将其列为优先处置的重点案件,以司法正义震慑不法分子。
电影中的正义如期而至,但现实里的林女士却付出了沉重代价:职场声誉崩塌、家庭关系破碎,精神世界一度濒临崩溃。事实上,网上的每一次恶意造谣、每一条侮辱言论,都可能对当事人造成潜在的无法估量的伤害。
林女士的胜诉是司法对网络暴力的有力回应。但对于网络暴力的整体治理,执法机关需持续加大打击力度,让造谣者付出应有代价;平台应筑牢审核防线,阻断暴力传播链条,建立 " 医疗、女性权益 " 等敏感领域谣言快速处置机制。而每个网民更需坚守理性底线,拒绝跟风传谣、恶意攻击。
互联网绝非法律的真空地带,只有多方协同治理,同时倡导正向健康的网络内容生态,才能让银幕中的正义,真正成为现实里的常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