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3小时前
《莫扎特!》回归上海,德语音乐剧“神作”能否再续传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11 月 27 日夜,上海文化广场再度点亮德语音乐剧的星辰——《莫扎特!》以全新雕琢的音乐剧版音乐会形式深情归来。舞台上,《我是,我是音乐》如火焰般喷薄出 " 我即音乐 " 的灵魂独白,《如何摆脱你的影子》则如暗夜中挣扎的呐喊,每一段旋律都是莫扎特生命的碎片,拼成那幅绚烂与悲壮交织的生命图景。

《莫扎特!》与中国上海,早已不是初遇。2016 年的冬天,它第一次踏足这片东方热土,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 40 场,将那位音乐天才充满矛盾又光芒四射的一生,镌刻进无数人的记忆。从此," 德扎 " 二字,成为许多人心中不可替代的 " 神作 "。时隔九年,它再度赴约申城,在 2025 年的尾声,以 18 场音乐盛宴续写前缘。

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再临,更是一次品质的严苛考验——面对翘首以盼的观众,唯有以最高水准的演绎,才能不负这场长达九年的等待,真正在中国舞台续写 " 德扎 " 传奇。主创里维与昆策向新一代观众发出诚挚邀约:"《莫扎特!》是一个跨越时代的、永恒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每一代的观众都可以与舞台上的某个人产生共鸣。"

音乐神童变身 " 摇滚巨星 "

269 年前,萨尔茨堡的一座普通宅邸里,一个婴儿的啼哭声划破冬日的寂静。这个名为沃尔夫冈 · 阿玛多伊斯 · 莫扎特的孩子,用他短暂而璀璨的一生,在人类音乐史上刻下永恒的印记。

1999 年,德语音乐剧《莫扎特!》首演于奥地利维也纳,以炽烈的情感与磅礴的叙事,呈现了一场关于天赋、自由与毁灭的史诗。它揭开了莫扎特 " 古典乐神童 " 的标签之下,作为凡人的另一面——那个会为自由抗争、会因才华所困、会在世俗与理想间挣扎的真实灵魂。

西尔维斯特 · 里维与米歇尔 · 昆策携手创作,让 18 世纪的天才与 21 世纪的观众隔空对话——这部名为《莫扎特!》的音乐剧,从此成为德语音乐剧史上的里程碑。他们延续了德语音乐剧 " 思想性 " 与 " 娱乐性 " 并重的优秀传统,在《伊丽莎白》的成功后,再次以颠覆性的手法重塑历史人物。自其诞生后 20 余年内,《莫扎特!》的足迹已走过了十个国家,观众人数逾 320 万。

" 一位洛可可时代的摇滚巨星 " ——这两种相互碰撞的风格,在《莫扎特!》的舞台上得到完美的艺术融合。昆策以精妙的文本结构支撑起这场灵魂交锋:成年莫扎特在 18 世纪萨尔茨堡的压抑生活,与 " 瓷娃娃 " 阿玛德象征的永恒创作冲动形成尖锐的交锋;里维则大胆地选取不同的音乐语汇,用充满张力的编排突破传统,将古典、摇滚与流行完美融合,创造出澎湃而又细腻的听觉体验。

舞台升级延续高品质

2016 年 12 月,《莫扎特!》曾作为文化广场的年末大戏首次来到中国,被观众誉为 " 神作 "。阔别九年,《莫扎特!》以音乐剧版音乐会震撼回归,由原版音乐剧制作方奥地利维也纳联合剧院与北欧视野娱乐有限公司公司联手打造。

在中国巡演的全新舞台上,莫扎特的钢琴作为核心元素置于舞台中央,舞台质感将洛可可时期的优雅古典与现代风格巧妙融合。精炼巧妙的舞美布景、巨幅 LED 屏幕和梦幻般的多媒体设计,管弦大乐队的倾情演奏成为舞台看点,演员们更是身着维也纳原版演出的服装登台,让《莫扎特!》以令人惊喜的面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据悉,本轮演出的乐队以维也纳联合剧院的乐团班底,联合专为中国巡演招募的欧洲优秀乐手共同呈现。全程置于舞台的管弦乐队为这部讲述音乐家的作品注入更为丰盈的音乐氛围,导演吉尔 · 梅莫特表示:" 莫扎特将被他自己的音乐直接包围。音乐始终在场,直接环绕着他、包裹着他。"

此次登陆上海文化广场舞台的《莫扎特!》音乐剧版音乐会不仅是该剧 2015 年复排版本后的首次重启,同时更是该剧音乐剧版音乐会版本的世界首演。文化广场与制作方对此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在结束了德国杜伊斯堡的排练之后,全剧组提前一周飞抵上海,在本地继续完成与管弦乐队和儿童演员的联排,力求确保呈现于上海观众面前的演出质量。

由莫扎特的不朽音符揭开序幕,上海文化广场 2025 年末大戏就此开启华丽篇章: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音乐剧版音乐会、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由全球高档化妆品领军品牌法国兰蔻倾情呈现的法国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将陆续登陆文化广场,邀观众共赏年末大戏璀璨之美。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莫扎特 德语 上海 音乐 艺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