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7小时前
华为云大调整:张平安升任董事长,周跃峰接棒CEO,新设5大产品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智东西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李水青

智东西 11 月 28 日消息,11 月 26 日,华为云进行组织调整,华为常务董事、原华为云 CEO 张平安任华为云董事长,原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担任华为云 CEO。

张平安(左)和周跃峰(右)

与此同时,华为云研发组织切换到 ICT 组织下,并成立 " 基础设施云服务 "、"Data&AI 云服务 "、" 数据库云服务 "、" 安全云服务 "、"HCS"5 个领域的云研发产品线。

对于调整背后的考虑,智东西从华为方面获知,AI 时代华为对云的战略做了更清晰的定位:

一是华为云要成为算力黑土地,让千行万业的应用更容易、更好地生长在华为云上;

二是要充分利用华为多年积累 CT、IT 的技术优势,协同数据中心资源优势,通过软硬芯协同、系统级创新来打造好云平台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的性能、低的成本、高的质量的云服务;

华为云自 2017 年作为独立业务单元成立以来,至今分别经历了郑叶来、侯金龙、余承东、张平安和周跃峰五任 CEO,三年是一个常见的完整任期,张平安任华为云 CEO 已超四年,是目前任期最久的华为云 CEO。

目前华为官网管理层信息页面信息未更新,显示张平安职务仍为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 BU CEO。

截至 11 月 28 日 11 点,华为官网信息

接任华为云 CEO 的周跃峰于今年下半年刚刚主持过华为 UCM、华为 Flex:ai 两项重磅 AI 技术发布,在接受智东西等媒体采访时,周跃峰曾提到,华为更关注的是 AI 真正的行业化应用,关注 tokens 实现的价值而非总量。他们希望让更多企业真正用好 AI,让 AI 进入生产流程中,实现增值,进而推动 AI 的平民化。

一、张平安在任四年:营收破 600 亿大关,但跑赢阿里云还有距离

张平安于 2021 年 5 月担任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 CEO,根据华为官网信息,张平安出生于 197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6 年加入华为,曾历任公司产品线总裁、战略与 Marketing 副总裁、地区部副总裁、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华为赛门铁克首席执行官、华为企业业务集团首席运营官、华为电信软件业务部总裁、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等。

张平安最近一次作为华为云 CEO 对外重大公开发言,是在 2025 年 9 月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他围绕 " 全面智能化,成就行业 AI 先锋 ",分享了华为云在 AI 云服务、大模型、具身智能、AI Agent 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实践。

张平安在 2025 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演讲,图源:华为云

截至 9 月 19 日,使用华为云 AI 云服务的全球客户数量从去年的 321 家增长到今年的 1805 家,盘古大模型在 30 多个行业、500 多个场景中落地,覆盖政务、金融、制造、医疗、煤矿、钢铁、铁路、自动驾驶、气象等领域。

算力方面,今年华为云 CloudMatrix384 昇腾 AI 云服务已全面上线,未来华为 CloudMatrix 超节点规格将从 384 卡升级到 8192 卡,可实现 50~100 万卡的超大集群。

张平安任期四年,是华为云营收快速增长的四年,但跑赢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阿里云还有不小的距离。

2021 年,华为云首次公开营收情况,当年营收增超 30% 达到 201 亿元。2022 年、2023 年营收分别为约为 453 亿元、553 亿元,同比增长 125%、21.9%。华为云 2024 年实现销售收入 68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4.4%。

尽管华为云营收稳定增长,但对比竞品阿里云,仍有一定差距。阿里云 2024 财年营收为 1063.74 亿元。此外,华为云并未公布业务盈利情况,很可能与大部分国产云厂商一样尚未盈利。

因此,商业化问题是摆在华为云新任 CEO 桌面上的绕不开的问题。

二、17 年华为老将接棒,曾是 " 华为出差飞行里程第一人 ",主持两大关键 AI 技术发布

根据华为官网信息,周跃峰出生于 1974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0 年开始接触并从事通信研发工作,2008 年加入华为,曾任无线网络欧洲产品管理部沃达丰创新研究中心(MIC)主任、无线 FDD LTE 产品线 COO、无线小蜂窝产品线总裁、无线网络产品线 CMO 等。

值得一提的是,据公开报道,周跃峰曾是 " 华为出差飞行里程第一人 ",学术方面,他是 30 多篇专利的第一作者、10 多篇文献以及 50 多篇 IEEE 标准技术提案作者。在早年华为开拓欧洲 4G 市场、华为无线产品规划和市场策略制定方面都有一定参与。

周跃峰在 MWC2025 大会上演讲,图源:华为官网

就在 3 天前,周跃峰在媒体平台上发布动态,提及他对于 AI 行业化落地的看法:

"AI 的行业化落地是很难的一件事!这也是今年我们把很多关键技术陆续向产业开放的原因之一,包括之前发布的 AI 推理加速技术 UCM,还有上周联合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与厦门大学一起开源的 AI 容器技术 Flex:ai,提升算力利用效率。感谢科研工作者、华为研发团队的并肩作战。期待 AI 早日实现平民化。"

周跃峰于今日头条 App 上发布动态

今年 8 月 12 日,华为推出 AI 推理创新技术——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 UCM,通过多级缓存显著优化 AI 推理体验与性价比。经大量测试验证,UCM 可将首 Token 时延最高降低 90%,系统吞吐最大提升 22 倍,实现 10 倍级上下文窗口扩展。

8 月 12 日,华为推出 AI 推理创新技术 UCM

今年 11 月 21 日,华为正式发布了 Flex:ai,一项能够将智算资源利用率提升 30% 的 AI 容器技术,其通过对 GPU、NPU 等智能算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与智能调度,实现 AI 工作负载与算力资源的 " 精准匹配 ",进而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

11 月 21 日,华为正式发布 Flex:ai

上述两项华为 AI 重磅技术发布,均由周跃峰率先登台主持发布。

三、八年五任 CEO:张平安任期最久,余承东四个月卸任

华为云独立业务部门正式成立于 2017 年,至今分别经历了郑叶来、侯金龙、余承东、张平安和周跃峰五任 CEO。

其中郑叶来任期三年、张平安任期已超四年,三年是一个常见的完整任期。侯金龙任期达一年,余承东任期仅四个月,都是中途卸任。目前,根据官网信息,除了郑叶来和周跃峰,其他三人均在华为管理层 - 董事会人员名单中。

他们在交接棒之间,也分别见证了华为云的几次重大组织架构变动。

郑叶来,2017 年 -2019 年历任华为云业务总裁、华为云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华为公司副总裁。他出生于 1973 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于 1999 年加入华为公司,曾担任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业务总裁,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T 产品线总裁,深圳市云计算产业联盟理事长。郑叶来自 2023 年 4 月至今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元知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目前已未出现在华为管理层名单中。

郑叶来

郑叶来见证了华为云 BU 的诞生与快速发展。华为 Cloud BU(华为云产业群)于 2017 年 4 月成立,8 月升为一级部门,与原隶属的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部门平级,但仍低于华为企业业务 BG、运营商 BG 和消费者 BG。

2018 年华为将公有云、私有云、AI、大数据、计算、存储、IoT 等与 IT 强相关的产业重组为 Cloud&AI BU(" 云与计算 " 产业群)。

2019 年,华为成立全资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郑叶来担任法定代表人。Cloud & AI BG(" 云与计算 " 事业部)由此成立,包括 Cloud BU、计算产品线(服务器等)、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

侯金龙,2020 年 1 月 -2021 年 1 月担任华为 Cloud&AI BG 总裁。侯金龙出生于 1970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本科。1996 年加入华为,历任无线 GSM 研发产品总监、无线系统部总工程师、无线 MSC6.0 试点 PDT 经理、无线移动产品行销总监、无线营销工程部部长、鼎桥通信公司 CEO、网络能源产品线总裁、IT 产品线总裁、Cloud&AI 产品与服务总裁、云与计算 BG 总裁等,现任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侯金龙

2020 年 1 月,华为 Cloud&AI 升至华为第四大 BG,与运营商 BG、企业 BG、消费者 BG 并行。此前华为云虽然是 BG,但地位低于其他 BG,此次变动后华为云战略地位再一次提升。

余承东,2021 年 1 月 -2021 年 5 月兼任 Cloud &AI BG 总裁、Cloud BU 总裁。余承东出生于 196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1993 年加入华为,历任 3G 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 Marketing 总裁、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等。现任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终端 BG 董事长。

余承东

2021 年 4 月,华为撤销云与计算 BG(Cloud & AI BG),将该 BG 的业务一分为二:服务器、存储等硬件产品被划给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门,该部门改名为 ICT 产品解决方案。而后,余承东被免去华为云 CEO 职位,张平安被任命为华为云 CEO。

张平安从 2021 年 5 月任职至今已超四年,组织架构相对稳定,此次大幅调整或有重大意义。

四、为什么要调整、调整后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对于此次调整,华为方面给出更多信息:

面对 AI 时代,华为对云的战略做了更清晰的定位: 一是华为云要成为算力黑土地,让千行万业的应用更容易、更好地生长在华为云上。二是要充分利用华为多年积累 CT、IT 的技术优势,协同数据中心资源优势,通过软硬芯协同、系统级创新来打造好云平台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的性能、低的成本、高的质量的云服务。

华为云组织架构新的调整,将加强云的研发组织力量,夯实创新根基。将公司 ICT 领域多年积累的网络、通信、计算、存储、操作系统等技术共享,这样更有利于云计算的系统级创新,软硬协同,加速开发与创新的速度,积极抓住 AI 时代的巨大机遇。

同时,华为持续加强云基础设施建设,筑深黑土地。加大数据中心、网络及边缘等基础设施资源的布局,加大智算、通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建设,通过公有云、混合云、伙伴云,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继续把华为云的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让华为云继续成为各行各业最信任的云。并持续构筑好软件生态、集成商生态,让客户的应用更好地生长在黑土地上,更加枝繁叶茂。

云业务是华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业务。华为将进一步把云服务融入各类的行业解决方案中,既为客户提供 ICT 设备,也要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云方案,支持好各行各业客户的数字化、智能化。

结语:华为云 AI 战略调整,瞄准 AI 行业落地

此次华为云业务的战略调整,规模大、涉及部门较广,是华为云面向 AI 的一次重要调整。从官方信息来看,其主要目的是更好的集中资源,通过软硬芯云协同优势去加速 AI 在个行业中的落地。

当前 AI 落地是行业聚焦的主要方向,国内外云巨头均将这一领域视为重点,华为此次重要战略调整会带来哪些影响,华为后续还会有哪些重要动作,我们将持续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为 ai 华为云 ceo 平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