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学科资源构建诊疗闭环,上海市东方医院胸部肿瘤中心于今天揭牌,标志着全国首个 " 病区内多学科一体化 " 胸部肿瘤中心正式启用。

记者获悉,胸部肿瘤中心由周彩存教授领衔,带领胸外科方文涛、呼吸科李强、微创介入科翟博、放疗科向作林、病理科高金莉、影像科初曙光等多领域专家,将胸部肿瘤诊疗中涉及的各学科资源在空间和流程上进行深度整合。
当前,我国肺癌防治面临严峻挑战。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 年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
" 胸部肿瘤中心的特点之一就是打破科室壁垒,为患者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周彩存深耕肺癌靶向与免疫治疗领域,他于数月前出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董事会主席,成为该组织近 50 年来首位中国籍主席。

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针对胸部诊疗的各类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但诊疗模式依旧传统,患者往往需要辗转于不同科室,且各科专家意见分散,难以形成统一、高效的治疗方案。胸部肿瘤中心则创新打造诊疗构架,自入院起,患者便由多学科团队共同接手、评估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接受从诊断、手术、放化疗到靶向与免疫治疗,乃至康复随访的 " 一站式、全方位、全病程 " 的服务闭环。
这种无缝协作的便利性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前期,通过多学科诊疗门诊,团队已成功为多个复杂病例制定个性化方案。一名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癌患者接受了 " 免疫联合化疗 " 的创新性治疗。经过 4 个周期的联合治疗后,肿瘤缩小了 60% 以上,肿瘤降期达到手术标准,为后续根治性手术创造了宝贵机会。
胸部肿瘤诊疗中心的成立,不仅是诊疗模式的革新,更是医疗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周彩存团队通过突破晚期肺癌微小标本活检技术瓶颈,建立快速的分子分型路径,创造了从初诊到确立治疗方案最快仅需 3 天的 " 东方速度 ",远快于欧美国家 2 至 4 周的标准,为患者抢占治疗先机。
团队也已在短期内牵头开展 98 项临床研究,并着力建设肺癌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全息库的同时,正全力向 " 国内胸部肿瘤研究创新高地 " 迈进。

" 新成立的胸部肿瘤诊疗中心将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构建‘防、筛、诊、治、研、康’一体化的完整诊疗体系,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协同,持续推进胸部肿瘤诊疗能力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说。
同时,胸部肿瘤诊疗中心将依托国家癌症筛查与早诊技术理论培训基地,计划通过 AI 与医联体整合,在浦东推进大规模肺癌早筛,推动形成 " 基层初筛、上级确诊、双向转诊 " 的分级防治网络。
" 今后,我们会从组织架构、人文关怀、医疗服务等多方面形成更多的学科合作模式,将多学科发展、多学科诊治、多学科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推进得更加深入。" 上海市东方医院党委书记李明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