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亮黄昏:一名老年病医生的建议》, [ 英 ] 露西 · 波洛克 著,彭小华、夏燕飞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倘若暮年将至,我们应如何面对那些无可回避的衰老真相?当整个社会逐渐迈入老龄化,我们又何以关爱好每一个个体?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英国老年病专家露西 · 波洛克以其新作《照亮黄昏:一名老年医生的建议》发出温暖而坚定的回应。这部老年医学随笔,基于作者 30 年临床经验,通过真实病例与深刻反思,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份关于生命黄昏期的思考指南。作者以多年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临床与科研经验为基础,结合大量一线案例,探讨了老年医疗、临终关怀、痴呆照护、医患关系、预立医疗决策、多重用药,以及社会孤独等关键议题。
当下社会是否应给予老年人生活境况以更多关注?对此,人们或许并不难达成共识。然而,回归现实当中,我们应如何展开实践?面对这一问题,露西 · 波洛克医生的回应坚决却充满温度:用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年长的父母、亲人,也包括未来的自己。
《照亮黄昏》的写作来源于波洛克服务老年患者 30 余年所累积的经验与感悟。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她发现当下的医疗系统似乎更擅长延长寿命而非改善生活。当老人们逐渐被各种药物和检查填满日程时,其内心对陪伴、尊严和自主生活的渴望却常被忽视。
作者的笔触并不回避现代医疗体系的困境:过度医疗正让晚年变成一场无休止的治疗循环,而社会对老龄化的认知仍停留在物质保障层面。波洛克认为,比延长生理存在更根本的,是守护人之为人的联结、选择与意义感。
《照亮黄昏》以真实病例展开讲述,如一位患有主动脉瘤的老人柯乔在手术前的犹豫与家庭支持,或患有痴呆的哈里在生命末期的安宁疗护计划。这既是一位医者的职业反思,也是对生命终局的温柔凝视。它提醒我们:衰老不是需要维修的故障,而是需要理解的过程。真正的老年关怀,不是试图逆转黄昏,而是学会在暮色中点燃温暖的光。
本书的推出,正值全球老龄化浪潮加剧之际,书中记录的对英国老龄化现实与未来的困惑、思考和建议,对中国社会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比如第十二章中提到英国老年医学会在 2022 年报告里总结的 " 十条教训 " ——包括个体化治疗、平衡养老院探视权、居家医疗优先等;比如作者认为医疗应回归 " 患者认为什么最重要 " 的核心;比如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要重视老年患者的尊严以及他们对于临终治疗方案的个人选择……这些经验和建议无不 " 照亮 " 着我们当下社会中相似的困境。
《照亮黄昏》不仅是老年医学的专业指南,更是一本面向公众的生命与死亡教育。对于关心老龄化议题的读者、医疗工作者、照护者及普通家庭,这无疑是一部及时而深刻的作品。正如波洛克在书中所说:" 我们总是在说 " 老龄化人口 ",仿佛那是一个与我们不相干的、隔离在外的群体。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是正在变老的人——我是,你也是。我们都在其中,一起前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