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6-09-24
《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手机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母亲负责 " 温度 ",教孩子真善美;父亲负责 " 深度 ",教孩子理性思维 …… 今天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郦波,做客金陵图书馆,开讲《母亲的温度,父亲的深度——中国家教智慧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个讲座也拉开了金图读者节的序幕。

八岁之前,母亲的教育是关键

" 家训是我研究的课题,不论朱子家训,还是曾国藩家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风起到关键作用。" 在开讲前,郦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从古到今,不论是苏轼,还是钱钟书,他们小时候其实都很调皮,但由于家风好,父母分工明确,后来成为一代名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该如何分工?郦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母亲像大地一样,天生就是温暖、善良的,有温度,给予了孩子真善美和人性的力量;而父亲则有如天空,有深度,给予孩子青少年时期需要的理性思维及独立的力量。" 从古代家训来看,孩子 8 岁前,母亲的教育是关键;之后,父亲的教育是关键。在孩子成长中,爸爸妈妈要协同作用。这样才能培养一个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来。"

说到家训,郦波开玩笑说,他也是一个父亲,他和儿子的关系像朋友一样相处。" 我和我儿子之间,我对儿子尊敬有余,严格不足。" 郦波说,现在人们常常用 " 套路 " 这个词,其实,不要小看套路,因为这些恰恰是智慧经验。

手机带给我们失重的世界

" 坐地铁的时候,我喜欢站在过道中间。为何?站在中间,看两边的人,大家都捧着一个手机,低着头。我就有一种万国来朝的感觉。" 郦波说,手机绑架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写我的父母时抱怨,父母把时间花在手机上。由于手机,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失重化。

对于手机,郦波的态度是不得不用,但尽量远离,比如:不刷微信,不用手机看新闻,在手机设置 " 上网受限制 " 等等。" 我也曾经刷过手机,发现坐在那里一两个小时,时间很快过去了,却不知看的什么。" 郦波说,人们对信息的获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仿佛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可惜,独独把 " 我 " 给弄丢了。

" 人变得越来越轻,也就失去了重心。人仿佛变成了手机的附属品 ",郦波介绍说,有一次坐高铁,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哄孩子不哭的方式,就是给孩子玩手机,他忍不住提醒:" 这样不好!"

事实上,成功的父母,时通过自己的兴趣去吸引孩子,古往今来,教育成功的人都是这么做的,比如:苏轼父亲苏洵、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都是这样做的。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