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6-11-12
教室变身法庭!看法学生与一线大法官的唇枪舌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李婉婷 吴富伟 记者 俞月花)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非法倾倒 …… 随着建立美丽中国,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市民关注。现代快报记者获悉,11 月 12 日上午,来自全国 16 所高校的上百名法学院大学生和来自法院一线的主要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律师汇聚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开展 2016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

模拟法庭的审判案例来自真实案例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河海大学的 4 个教室被临时布置成 4 个模拟法庭。庭上,审判长穿着法袍,参赛学生分成原被告,针对曾真实发生在贵州的一件民事财产损害纠纷案件进行辩论。案例大致是说上游一家企业因从取水,导致下游近 3 万条鱼因水量减少导致窒息死亡。原被告法学院的大学生们就这一案例进行多轮激烈争辩。

本次大赛命题组组长、评委之一、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保护法庭庭长罗光黔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本次比赛分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除初赛的民事纠纷案例外,复赛和半决赛为刑事案例。实际案例发生在云南,说的是村民因开垦地种庄稼,非法砍伐树木。决赛为一个环保公益诉讼案例。由现代快报曾报道过的上海垃圾非法倾倒到江苏的真实案例改编。

评委全部是来自一线法院的法官律师

和以往很多高校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教学场景,邀请大学教授等专家点评不同的是,此次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的现场评委全部来自一线,且是主要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律师。

河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春福介绍说,评委们有的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有的来自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还有各地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律师。" 尽管是模拟法庭,尽管是在学校教室,但专业性不亚于法院正规审理案件的现场。" 他说,这就给了在校学习法律的大学生们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我们的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法学理论,而参加实践的少,对于法庭审判案件的真实场景了解不多。这次和真实法官律师的零距离切磋接触,也让学生们了解法庭原被告之间的辩论,不同于普通辩论赛,不是抢答,而有明确规范。"

在比赛过程中,台上法学生们唇枪舌战,场面十分激烈。记者注意到,来自一线的法官会及时针对学生们在辩论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提醒和纠正。

专家称:法学院大学生提早介入有利于未来更好的投入环保事业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局级审判长、二级高级法官毕东升认为,在校法学院大学生参与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可以 " 通过比赛得到直接锻炼。学生们学法律条文,还要活学活用。要对环保法进一步了解,通过真实案例,尝试从原告或者被告角度进行辩护,从而比较真实的了解未来工作的职责与角色,这也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快的投身环保事业。"(编辑 高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