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1-21
镇江再现集体打酱油盛景  有人凌晨2点钟就来排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娜 记者 林清智 文 / 摄)男女老少齐上阵,提着大壶小桶,边唠家常边排队 …… 作为镇江特有的民俗文化,春节前打酱油承载着几代镇江人儿时的记忆,已延续了 30 多年。1 月 21 日,随着春节的临近,镇江市区再次出现了集体打酱油的盛景,不少人凌晨就过来排队,他们将一年要用的酱油一次性打好。

由于恒顺老厂区拆迁等原因,今年 " 打酱油 " 场地改至南山北广场。上午 8 点多,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山北广场时,不断有人拎着打好的酱油走出来。

70 岁的唐以松站在 10 余个桶旁边,正等着坐车回家。他家住花山湾,已有 10 多年的打酱油历史,这次,他和老伴早上 6 点就过来排队打酱油,8 点半才打好 50 斤酱油,此外,他还打了几桶麻油和醋。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唐以松来得不算早,有人凌晨 5 点钟就到了。

记者往广场走,眼前一条挂满红灯笼的拱形通道引人注目。广场中央搭建了 20 多个摊位,空中飘着数大量红色气球,现场锣鼓喧天、伴着喜庆的音乐,年味十足。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打酱油的人要先花钱买票,再持票到一排红色的简易大棚里打酱油,取票口和打酱油的入口处都排上了几十米长的队伍。

在红色简易大棚里,12 个大缸一字排开,每个大缸都装着 1000 斤酱油,离大棚不远处的土丘上,容量达 50 吨的储罐高高竖起。槽罐车开来后会通过管子将酱油输送到大储罐里,供应时再通过管子将储罐里的酱油送到大棚里的酱油缸里。

打酱油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大量摄影爱好者和媒体工作者也持相机涌入大棚,64 岁的句容城武人宋先生很快吸引了他们的镜头。宋先生告诉记者,因为镇江的酱油好,打了 6 年酱油的他早上特意从句容开车过来,他带了 30 个桶打走了 180 斤酱油,这些酱油部分自己用,还有些是帮亲朋好友带的。

上午 10 点多," 白素贞 " 和 " 小青 " 也来打酱油

很快,众人的关注焦点又转向了一对八旬老夫妻。家住镇江朱方路的 82 岁男子王尔年和妻子在邻居的帮助下,坐电动三轮车来打酱油,他一口气打走了 340 斤酱油。

据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场地开阔,打酱油的环境比以往都好。但和往年一样,为了避免排队,今年还是有不少人凌晨就来到打酱油现场,其中一名女子凌晨 2 点钟就到了,上午 7 点半,酱油正式开打,她作为第二名,如愿打到了酱油。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恒顺醋业共准备了 300 吨散打酱油和 150 吨桶装醋,此外还会有麻油、酱菜、鸡精、黄酒等恒顺调味品,保证市民的年货需求。

1 月 21 日上午,在众人排队打酱油的同时,镇江酱醋文化节暨 " 民俗文化旅游季 " 也在南山北广场正式举行," 时代楷模 " 赵亚夫亲临现场助阵。(编辑 夏筠)

相关标签

镇江 集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