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 图 | 牛华新
在中国,设计酒店或许是从长城脚下的公社开始,十多年来,设计酒店已经成为一种旅行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为了 " 睡服 " 我们自己,我们在南京、上海、无锡各挑了一家设计型酒店,决定去深入探一探,长三角的设计酒店究竟水准如何。
南京 · 花迹酒店
位于老门东的花迹酒店,入口是一扇窄门。门口 " 花 " 字 logo 出自南京设计师朱赢椿之手,用摇曳的花瓣拼出了这个字。
明清、民国、现代建筑组成的三进四栋老房子里,客房实际上只有寥寥 18 间,房子之间自然构成的 5 个天井花园。
花迹酒店没吊顶,没门套窗套,没踢脚线,处处是一派极限的删繁就简。店里的消防栓没门,更像是一个艺术装置。走进客房,无一个抽屉、一扇门,衣柜、书架皆以打角的方式做出来。整个房间,乃至于整个酒店,几乎没有一处 90 度的直角,所有墙角恰似主动为人让路。老板胡守连说:" 人在房间里移动到任何一处,都没有‘受到攻击’的感觉。"
设计师余平选用的地砖,是北方的 " 炕砖 "。经由柴烧,炕砖砖体紧实,色泽厚重,使用的经历,让汗液、温度为它包浆。大堂前台由暗红、曙红、酱红、紫红等不同色温的红砖垒成。这些砖老是老的,手工、年岁又略有差别,不同的表皮肌理构成了层次美。经过球磨工艺打磨,棱角尽数凿去。铺起来后,整体打磨,再镀一层薄薄的透明漆膜,砖头润如红玉。前台内还暗藏加热装置,冬天靠在上面,这些北方的砖又可以发挥供暖的老本行。
床头背景板、电视机下的条桌的设计,用材均为旧时松木,从北方千里而来。切割,而褪尽腐蚀,留下干燥的部分;打磨,而裸露出木纹的真实面目。木制家具的手感,无须油漆维系,松木的经络,不油不燥,摸起来令人联想到的是冬天父亲从大衣里伸出的手掌。
老门东,400 年。花迹选择在这里生根,也沾上了一种时间历练过的美感。
上海 · 隐居繁华
数十年前,当上海还是洋房、弄堂与电车的旧上海时,一座西班牙式的院落就建在了吴兴路 83、85 号,它有一个别具中国味道的名字,叫 " 竹苑 "。时光忽而至今,这座院落依然保存着旧时的模样,在梧桐婆娑的树荫下安静得如同一张老照片,它有一个别具玄理的名字,叫 " 隐居繁华 "。
如同老房子对时间的模糊,酒店的设计也对空间做了模糊。第一层是大堂,当阳光透过大堂门上所嵌的水纹玻璃,铺洒在餐厅的橡木地板上时,那感觉很旧上海。餐厅更像一个复合式空间,可以是客厅,也可以是茶吧。在下午慵懒的阳光下,或端一壶茶或持一杯酒,坐在那里,可以看看书,也可以放空发发呆。正如沈雷所说:" 最终能给人一个很好的氛围就够了。"
悦隐堂,一个颇具禅意的名字,对应的却是一个类似于欧洲阳光房的空间。一个四方的小屋,上半部分用玻璃墙罩住,下半部分则铺着木板,墙的四周嵌有约一人宽的长凳,裹着软垫、配上抱枕,可坐可卧,可清谈、可玄想。隐居于此,如何不悦?
酒店显局促的老洋房里有一个不大院落,院中池水澄澈,草木平整,两扇半掩的木栅将小院隔开。而客房区一共只有十五间,与大堂和餐厅处的老上海的风情不同,一派现代简约感。十五个房间各有特色:首先是房型和布局各有不同;其次是房间的装饰细节各具心思,或是挑一抹亮色,或是摆上几个古朴的茶盏,或偏于西式的古典,或偏于东方的沉静。华灯起、云间语、倾城恋、侬心许、满庭芳、金锁记 …… 每个名字都很有诗意,这确实是一个充满细节的地方。
无锡 · 灵山精舍
灵山精舍在灵山景区之内,与景区的二期工程同时打造,开业于 2011 年。相较于酒店,更近似寺院。它只有 94 个房间,面积都很小,床只有 1.35 到 1.4 米宽。原初为在灵山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所打造,有人说它比起睡觉,似乎打坐更适合。同一般的主题酒店不同,自 2011 年正式营业以来,灵山精舍定位不是享乐,而是灵山福地的 " 禅修中心 "。几乎每一天,或大或小的 " 禅修项目 " 都在此进行。人们慕名而来。
灵山精舍的餐厅,称之为 " 素心堂 "。一条条木质古朴的长桌长凳,每条长桌前放置三四个木制托盘,托盘靠外处顺势放有三只白色瓷碗,任何时刻都摆放整齐。灵山精舍的另一项重要的禅修项目,即 " 过堂 "。" 过堂 " 即佛门中的 " 吃饭 "。" 过堂 " 的菜色简简单单:罗汉菜、菌菇汤、五常饭、素菜包,两碟开胃小菜以及一根香蕉,简单却原汁原味。米饭很筋道,能尝到清甜的米香。素菜虽只有一个,却包含了蘑菇、笋、白果、栗子、黑木耳等几样。汤清澈得几乎看不见油水,主要由青菜和竹笋煮成。
" 清心堂 " 是灵山精舍二楼核心的场馆,门口有时排着准备进入的人,无不是一袭素衣。抄经之前,会有一个沐手、熏香的仪式。列队进入清心堂,门口设有一几,上有一莲花清水白瓷盘,一炷香,一毛巾。在禅修导师的引导下,完成这个仪式,方得进入堂内,以确保足够的敬重。抄完,法师就会逐字逐句讲解《心经》的涵义。但正如法师所讲,并非每日功课。如果时时心中有《心经》,能够体会到当下的境界,那就没有必要了。
讲坛、蒲团、枯梅,这些元素,显然来源于日式设计。灵山精舍的室内设计,是上海 HKG 公司的设计师陆嵘,并非刻意地模仿日本,而是为了展现出一种朴素和节制。她的设计,在仔细玩味之下,又不失想象力。整个酒店以 " 原木黄 " 为主色调,从窗户的卷帘到喝水的杯子,皆有此种原原本本的质感,就像是出家人的宿舍。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