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郝多)“我爱你,爱到底。”“今天起,我要每天拥抱你。”
今年的情人节,对于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街道的 12 对“失独父母”来说,尤为特殊。
虽然他们已不再年轻,有些甚至从来没有过过情人节,但一个拥抱,一句“蹩脚”的情话,却让现场的很多人都湿润了眼眶。
今年整整 60 岁的杨松泉感慨:“现在就我们两人了,怎么能不爱呢,我们还要过好后半辈子呀。”
失独老人告白妻子:我爱你,爱到底
“抱一个吧。”在大家的呼声下,71 岁的杨学银和老伴杜秀英拥抱在了一起,随后,杨学银向老伴认真“告白”,“我爱你,爱到底。”
虽然在一起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但这样的“情话”,杜秀英还是第一次听,她有些害羞,但又笑得非常开心。
14 年前,他们的独子杨春突发坏死性胰腺炎,猝然离世,老两口一个月都没怎么吃饭,“ 10 年,我们俩都没走出来。”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一说起来,杨学银夫妇都红了眼眶。
杨学银说,儿子特别孝顺,听话,而且身材魁梧,身体很壮实,“ 208 斤,一米八的个头。”杜秀英说,2002 年的一天,儿子突然觉得肚子疼,去医院查出是突发坏死性胰腺炎,哪知道这个病非常凶险,还没等到手术,第二天儿子就离开人世了,“这个病特别疼,但儿子临终前都没吭一声。”
当时,杨学银夫妇都快 60 岁了,“这个年纪,想再要一个孩子也不可能了。”两人成了失独老人。
2013 年 8 月,秦淮区光华路街道成立了“希望之光”失独家庭服务项目,在志愿者的帮助和关怀下,老俩口渐渐走出阴霾。
“没有了孩子更要好好爱,过好下半辈子”
虽说“情话”这个环节是活动精心策划和安排的,但对于 60 岁的杨松泉老人来说,他的告白是发自肺腑的。
在深情拥抱了妻子后,他说:“很多家庭,孩子没了,家也就散了,可我觉得,我们这些失独父母,更要好好的相爱,我们还要过好下半辈子呢。”
杨松泉的独子如果还活着,今年整整 30 岁了,1999 年 11 月,因为肺母细胞瘤,儿子离开了他和妻子,“当时我们很穷,为孩子治病就花了 8 万,压根就没钱再生一个孩子了。”
虽然没有了孩子,但杨松泉夫妇非常恩爱,“我不吃辣,她喜欢吃辣,所以做菜她都会单独给我做一份不辣的。”而只要是妻子喜欢吃的东西,杨松泉基本连碰都不碰,“她喜欢吃,我就省给她吃,一个苹果我们一切 4 片,她吃 3 片,我吃 1 片。”
杨松泉说,儿子离开已经 18 年了,“平时还好,最怕过年过节。别人家儿子儿媳孙子其乐融融的,有空还会开着汽车带着老人出去玩,我们啥也没有。”
失独家庭很容易“走散”,更要大声说出爱
2016 年底,清逸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接了“希望之光”项目,志愿者徐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光华路街道总共有 20 多户失独家庭,父母年纪基本在 50-70 岁之间,“这个群体确实不能轻易 ‘ 触碰 ’,有时候刚上门,他们就流下泪水。”不过,徐英和她的同事认为,失独父母内心的伤口是需要清创、治疗的,而不是任由它腐烂。因此,他们一直在努力。
除了带老人出去旅游,办生日趴,今年情人节前夕,大家还特意策划了这样一场特殊的“表白 + 插花”活动,“情人节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更何况在中国,孩子没了,家就特别容易散,所以他们更需要大声地说出爱,相互搀扶走好剩下的日子。”徐英说,考虑到这些父母特殊的心理,抗拒一切喜庆的日子,所以才把大家请到一起,让气氛变得温暖,让他们更容易敞开心扉。
一对失独父母相拥
除了说出爱表达爱,志愿者们还选择了插花的活动,并配上治愈系的音乐,让这个特殊的群体放下压抑的心情,感受到家的温馨。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