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3-09
网传“吃蕨菜致癌”,南京市场少见但网上卖得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张然 记者 蔡梦莹 赵冉 王冬艳 / 视频 徐洋 / 摄)一夜春风来,大大小小的挖野菜 " 大军 " 背上背篓,出没乡野之间。可最近一则关于 " 吃蕨菜致癌 " 的传言在网络上讨论地非常火热 。声称 " 蕨菜是一种 100% 致癌的蔬菜 "。不管是实验动物还是牲畜,食用蕨类都有可能造成中毒的情况。 而罪魁祸首就是上世纪 80 年代从蕨菜中提取出来的原蕨苷。即使经过加工的蕨菜,也能诱发癌症。

现代快报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蕨菜中主要的致癌原及毒素是原蕨苷,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蕨菜对人类有同样的致癌性。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南京,不仅是市场上还是自然界中,蕨菜都很少见。

调查:蕨菜中含有原蕨苷,但可溶于热水,很不稳定

现代快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普遍认可的是日本学者的研究结果,蕨中主要的致癌原及毒素是原蕨苷。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 IARC ) 致癌物共分为四类,早在 1987 年,原蕨苷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 IARC ) 列入了名单,划分为Ⅲ类致癌物,即未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或者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

贵阳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曾在 1994 年发布过蕨菜致癌性的动物实验报告,实验表明蕨菜对大鼠和小鼠有诱癌作用和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蕨菜对人类有同样的致癌性。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原蕨苷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合物,可溶于热水或热乙醇。

探访:南京市场难觅踪影,网络上卖得火热

蕨菜在南京市场上属于小众品种。3 月 9 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多家菜市场发现,多数蔬菜摊贩不仅从未售卖过,也并不认识蕨菜。只有一家干货店店主告诉记者,往年他曾销售过少量的蕨菜干。

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众彩市场找到了新鲜蕨菜。" 这些都从云南昆明进来的,10 天前刚刚上市 ",在市场经营特菜多年的张勇告诉记者。据他介绍,来买的多是来自上海等地的外地买家。

虽然蕨菜在南京市场遇冷,但是在网络上却十分热销。记者搜索发现,销量最高的新鲜蕨菜来自贵州,月成交量达到了 1189 笔。算下来,仅这一家网店,每月就销售了 5000 多斤的新鲜蕨菜。

营养专家:野菜不适合所有人,一周最好只吃一次

南医大二附院主管营养师梁婷婷表示,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偶尔换换口味可以, 但不能把野菜当做餐桌上的常用蔬菜。 " 特别是很多野菜是凉性的, 对胃肠道敏感的人来说,很有可能刺激胃肠道,引发腹泻、呕吐等反应 "。

春天的野菜怎么吃?首先,市民随意采摘的," 如果不认识,就不能随便吃 "。其次,对野菜的根茎叶会残留杂质,一定要清理干净再食用。如果确实需要凉拌,也要用热水烫熟之后,再凉拌。

植物专家:蕨菜在南京分布少,喜欢向阳坡

中山陵园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董丽娜多年来致力于南京本土植物研究。她告诉记者,蕨菜在南京的分布并不是很广,多生长在山区土质湿润、肥沃、土层较深的向阳坡上。" 这种植物能长到 1 米左右高,通常我们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老了就不能吃了。"

不过,董琳娜还提醒市民,随意挖野菜容易毁绿," 特别是连根挖起的做法很容易造成水体流失。"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南京 市场 网络 昆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