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安莹 王益 刘峻 顾元森 文 / 摄)3 月 29 日,现代快报独家报道了 " 南京侠女护士怒斥医托 " 一事。一时间,这位来自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骆护士成了 " 网红 ",众多网友为她点赞。
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医托现象在医院很普遍,而且防不胜防,坑的还往往都是低收入者的救命钱。在南京市妇幼保卫科就有上千份保证书,全是出自医托之手。为了遏制 " 医托现象 ",该院保卫科还专门建立了 " 医托脸谱库 ",只要看到这些人就会驱赶,但即便这样,依旧无法阻止医托。
" 女侠 " 护士表示不畏报复
侠女护士怒斥医托 视频截图
3 月 29 日,现代快报独家报道的 " 护士怒斥医托 " 视频火了。视频中,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护士发现医托后,大声呵斥并让保安将她带走," 恨不得在你们脸上贴上‘医托’两字!"
28 日的报道中,快报没有透露骆护士的具体姓名,她说自己就是看不惯医托," 常骗农村病人的救命钱!"
29 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再次见到了骆护士,她正在服务台照常工作,接待前来问询的病患家属。她表示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走红,觉得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而已。
在骆护士走红网络后,许多人担心她会遭到医托的打击报复,对此她本人却显得很淡定。" 今天上午也有很多亲戚朋友来关心我,表达这个担忧。但其实我以前就抓过好几个了。"
被抓医托去年就被抓到过
3 月 29 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市妇幼保卫科看到了一份保证书,上面写着 " 下次不来妇幼做医托了。" 落款是一名王姓女子,时间是 3 月 26 日。保卫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张保证书出自那天被骆护士抓住的绿衣女子之手。
记者注意到,在这张下面,还有一张保证书,落款同样是该王姓女子,时间更早些,是 2016 年 12 月,当时她用一连三个 " 再也不 " 保证说:" 以后不来妇幼保健院骗人,再也不来妇幼保健院骗人,再也不做医托。"
有医托一天写了 82 份保证书
该院保卫科科长郑明飞介绍,自春节以来,该院已发生医托事件不低于 20 起,最多一天抓了 4 起。" 一般而言,这些医托大多是女性,他们都会穿梭在患者间,主动跟排队的患者搭讪,有的是团伙一起,相互捧某医院或者某个医生。" 在保卫科,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一共有上千份 " 保证书 ",在这本登记册上,在 2017 年 1 月 10 日这一天,有一个人写了 82 份 " 保证书 "。
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保证书?郑明飞说," 对于医托,打击的手段太有限了,如果我们抓到后放出去,他会重新回到病人中间继续行骗,我们只能有效的进行滞留,通过写保证书的方法让这些医托错过就诊高峰期。当时,我们让这个医托写了两个小时的保证书。"
医院专门建立 " 医托简谱库 "
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大楼,现代快报记者发现," 谨防医托 " 的字样在楼内随处可见。医院保卫科一名姓李的干事介绍,他们医院专门建立了 " 医托简谱库 ",每个保安手机中,都有常见医托的照片,一看到他们就会进行驱赶。在医院大门口就有保安时刻注意着,发现医托就会阻止其进入。
当他们抓到医托后,一般会进行驱赶、教育,如果接到患者投诉被骗了钱,就会报警。如果他们之前写过保证书,保卫科会将保证书当做重要的证据,一并交给警方。
尽管防备地如此全面,但是医托还是 " 无孔不入 "。医院规模大,同时拥有三个入口,光靠人力很难完全把医托隔离在外。而进入医院的医托也十分狡猾," 看到我们穿制服的走过来了就掉头走了,或者被我们抓住后死不承认,说自己只是来发传单的。那天被骆护士抓到的那个医托就是这样。"
南京市卫计委高度关注此事
目前,南京市卫生计生委高度关注此事的发展,该委有关人士介绍,医托现象,需要多部门进行联合打击。医托在医院的公共场所实施违规违法行为,从医院方面来说,面临着取证难等诸多问题。南京一家大型三级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每天门诊量过万,医院也没有精力去天天盯着医托。有的时候,驱赶了一次,没多久,医托又回来了。仅靠医院的力量,很难防止医托。法律没有赋予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任何权利。
市卫生计生委表示,对于卫生主管部门来说,一是要求医院做好提醒等相关工作,必须要有醒目的安全提示,不要轻信陌生人,有疑问到咨询台询问工作人员。第二,对于雇佣医托的一些所谓医疗机构,进行核查资质等工作,查明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 " 医托 " 警方强化打击力度
早在 2 月 16 日,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副主任孙倍成被号贩子持刀刺伤,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事发生后,为进一步维护全市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南京市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在主城区的各大医院及周边区域开展了一次专项整治行动,治安处罚了 9 名侵害医院及周边区域秩序的违法行为人。
此次行动主要针对侵害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的违法行为,在鼓楼、玄武、秦淮、建邺等主城区各大医院及周边区域部署开展。南京警方表示,近年来公安机关通过在各大医院建立 " 警务室 " 等举措,不断保障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巡逻盘查,强化打击力度,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医院及周边秩序的整治力度。
民警告诉记者,患者不要相信 " 医托 " 的话,这些 " 托儿 " 往往以病友或患者家属的身份消除就诊者的戒备心。医托往往说得头头是道,这是因为他们事先做了功课。如果医托提出要带就诊者去其他所谓的医疗机构看病,就诊者一定要提防。另外,就诊者要仔细识别 " 小医院 ",这类医院规模往往较小,甚至连化验、放射、住院等设施都没有。另外,如果有人说有 " 名医 " 坐诊时,就诊者要及时通过上网查询以及拨打医院电话等方式认真核对,不要轻易相信。
民警表示,对于医托,医院保卫部门应进行驱赶,警方也可根据规定对其进行治安处罚。不过,由于不少医托并不是将就诊者带到 " 黑诊所 ",就诊者在各类证照齐全的医疗机构开药、治疗,如果产生了纠纷,应该由卫生、工商等部门进行处理。
此前报道: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