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3-30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初中部):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漫步在长江路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附近,宁谧幽静的道路尽头是拥有 70 余年历史的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 ( 初中部)。这是南京市和玄武区的中考状元的母校。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由原三十四中学和梅园中学合并而成。作为 13 中集团内的一员,2013 年玄高梅园校区进一步强化了集团内的纵横合作,联合办学模式高位发展,进入全区领跑之列。2014 年,玄武高级中学初中部挂牌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梅园校区。在 " 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 办学理念下,玄高梅园校区正向着南京市一流的优质初中迈进。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初中部初二(6)班 常玉婷 / 摄

德育特色

以体艺促德育

镜头:课堂上,教室内书声琅琅;下课后,操场上球来球往。初三年级学长们一场精彩的排球表演赛拉开了 " 梅园排球狂欢月 " 的序幕。接下来的半个月,全校年级组、教师组、教工组排球联赛你方登罢我登场。

继上周五梅园校区排球月活动最后一天初二初三年级冠军挑战赛以及专业队的表演赛以后,本周一又开展了春季趣味运动会。每 10 名同学两两分组合作。每名队员手执绳子一端,绳子的中间垂下一根短绳。短绳末端挂着一个细细的钩子,钩起地面上的易拉罐拉环即算完成任务。队员中任何一人稍有偏差,整个团队就无法完成规定动作 …… 和排球运动一样,众星揽月、赶猪、珠行万里、搭桥过河等趣味运动项目,处处考验着队员们的团队合作。

分析:学校陶欣书记表示,玄武高级中学历来重视学生的艺体素质发展。" 校园艺术和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文化现象。艺术方面,学校有丰富的社团供学生选择,如合唱团、竖笛、街舞、剪纸、彩塑、硬笔和软笔书法等社团,并且积极创设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如参加市区相关比赛,举办校园文化艺术月、大型文化汇演等。体育方面,学校排球队被誉为精英的基地,人才的摇篮 , 获得过 35 次市级冠军,28 次省级冠军,4 次全国冠军,2 次世界冠军。"

排球运动作为玄高梅园校区的文化载体和精神需要而存在 , 意在培养孩子们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每球必争的不服输的精神、过硬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引领和竞技乐趣是吸引全校师生参与其中的原因之一。各年级每周一节排球课,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排球运动,拉近了运动队训练与阳光体育锻炼的距离,每年的 " 梅园排球狂欢月 " 是全校师生最期待的节日。

历史特色

以游学积淀人文品质

镜头:" 带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近南京历史古迹。让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远离枯燥。希望通过这种游学活动,将文化传承。"7 年来,历史组蒋彤老师坚持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们走遍南京的大街小巷。

知名的,不知名的;名胜古迹、无名工厂 …… 他们所到之处,留下了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一串串青春的足迹。他们的经历和建言被编辑成学校的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寻城记》。目前已经编辑到第二本。玄高梅园校区历史学科兴趣小组也被评为南京市红领巾社团。

分析:"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相信,蒋彤老师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为学生们创造的教育情境,会让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后,潜移默化地积淀下来的是一种人文品质。那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现实的思考和在不断完善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我成长。" 原玄高校长在《寻城记》一的序中如是说道。

科技特色

以多学科渗透创造未来

镜头:行走在玄高梅园校区走廊科技馆," 超声波测距 "" 水漩涡 "" 静电摆球 " 等带有科学小常识的设备随处可见。孩子们可以随时按照说明书体会边动手边学习的快乐。

每周,初一年级的孩子们都会上一节科技校本课程," 无处不在的创意 "" 动手做科学 "" 我们的世界 " 为孩子们打开了奇妙科技世界。学校机器人、动手做科学、3D 打印体验等科技社团,满足了同学们的不同爱好需求。学校电子大屏不定期地播放科技教育 PPT,把全球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传递给全校师生。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展示平台。

分析:科技教育是梅园校区的一大特色。学校的科技教育量化积分连续三年位居玄武区中学组第一。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 STEM 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南京市十三五星光特色示范学校。学校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科技辅导员队伍,STEM 项目主管张军老师是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南京市科技教育星光导师,同时担任江苏省 STEM 教材的主编。他说:" 初一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科技校本课程,对学生开拓视野、发展创新思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其中,动手做科学项目每年会走进南京市近十所学校推广,为全省科技老师进行了近 600 人次培训。学校每学期带领同学们走出校门,参观科技场馆,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学校还邀请专家进校园,开设不同主题的科技报告会。2017 年暑假以后,300 平方米的科技教育专业教室将投入使用,学校的科技教育将迈向新台阶。"

学校外教课

课程特色

以 "1+1 课堂 " 发掘学生潜力

镜头:走入玄高初中部梅园校区教学楼,你会发现:每个年级都有个阅读专修教室——翔宇书屋。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徜徉于书海,享受名著阅读和鉴赏的乐趣;学校改编的《新概念英语Ⅱ》成为孩子们的英语第二课程,通过词汇和阅读量拓展,培养了他们的语感,提高了英语听说应用能力;数理思维拓展课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了与科学思维对接的方法 ……

学校利用自身和周边校内外资源优势,逐步开设了各类素养拓展培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习惯养成、礼仪修德、人际沟通、社会实践、兴趣特长、科技创造等领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分析:学校 2011 年起与市内名校科利华中学联合办学,师资强强联合,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这种办学模式,既具有科利华的内涵,也有梅园校区的独创。实行小班化教学,学生目标定位高,学校管理精致,课程设置个性化,联合办学整体效果高位发展。学校曾培养出了市、区中考状元,赢得周边老百姓的口碑。

学校尊重教育规律,用 " 和学生在一起 " 的教育理念,深度推进教学和管理改革。从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向高效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在学校原有 "361 高效课堂 " 研究的基础上,推进 "1+1 课堂 " 教育模式,实现减负增效,学生潜力式发展。

(通讯员 陆艳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教育 玄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