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峻)退休后,避开拥挤,远离喧嚣,从城市搬到农村,呼吸新鲜的空气,种一块地、养一只狗、住一座屋,这里池塘清澈、花香满院 …… 近期湖南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节目中,几名艺人租下一户民居院落,并在周围土地上种满玉米、豆角、辣椒等农作物,煮饭前就去田地里采摘农作物、搭炉灶 …… 网友们纷纷表示退休后想要过上那样的生活!
现在不用羡慕啦。4 月 13 日,现代快报从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获悉,该院就正在江宁试点,就打造这种 " 城乡联动 " 新型养老模式示范村。
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江宁湖熟杨家村一幢小楼门前。户主叫杨祥珍,今年 55 岁。8 年前,杨祥珍来到南京五台山峨嵋岭一户人家做保姆,照顾一对年迈的老年夫妇。2013 年老爷子病故,对老太太打击很大。偏巧这时杨祥珍家里也有事需要回去,老太太没了照顾,怎么办?另外请保姆,老人不肯,说祥珍照顾得好,已经离不开了。
祥珍被老太太 " 粘 " 得没办法,就问老太是否愿意跟她到乡下,老人说愿意,子女们经过商量也都同意。就这样,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跟着祥珍来到乡下。老人住到祥珍家后,不仅很快适应了乡下生活环境,而且还动员了 83 岁的亲家母,一起住到祥珍家。
如今两位老人与保姆住一起,生活起居由祥珍和老伴共同照顾。去年春节前夕,按乡下习俗,老人应回城里过年,与家中亲人团聚,过了春节再来。但两位老人表示就在祥珍家里过年,哪儿也不去。老人子女得知情况后,经过商量,决定大人小孩都到乡下过年。两家人都备了年货,买了鞭炮,于除夕下午一起赶到祥珍家。除夕之夜,祥珍家里摆了两桌年夜饭,现场气氛特别热烈,乐得两位老人不知说啥是好。如今,祥珍家和两位老人子女家还走亲戚似的相互走动来往。
没想到,老人们当初的举动,竟然创造一种 " 住在农村 " 的新的养老模式。老人说,现在在农村也住习惯了。
在杨家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菜地,临近中午,农妇们拎着菜篮走进菜园,随手摘几颗青菜、掐几根葱、拔几根萝卜放进菜篮里,回到家里就做成了一道菜。
村民住的多数是带有农家小院的楼房,院内干净,房前屋后有菜地,水塘和农田。时值惊蛰,杨柳吐翠,鸟儿林中飞,鱼儿水上跃,一派田园风光。
湖熟乡里乡亲助老服务中心集健身房、浴室、餐厅、棋牌室、书画室等各类设施为一体,可以满足老人医疗、康复、餐饮、娱乐等生活、精神文化需求。据了解,江苏省老年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在前期进行规划时,充分考虑到老年人需求,对住户家中的卫生间、台阶等都进行了无障碍设计、建设、改造。
据悉,杨家村发展居家式(居家、寄家)、民居租赁式、机构集中式三大养老模式,服务对象为自理、轻度失智、半失能老人。
寄(居)家式养老模式 结合老人及服务家庭的意愿,提供一户家庭对一位老人或一户家庭对多位老人的寄(居)家养老服务,重点吸引喜爱乡村生活的城市老人寄家养老。杨祥珍家就是属于这种模式。
民居租赁式养老模式则是集中对乡村空置房屋进行适老化改造,提供老人专用床具及其他生活用具,以租赁的形式提供给有需求的老人。
机构集中养老模式包括湖熟乡里乡亲助老服务中心和小型(农户家庭)的集中养老模式。中心将租赁合适的空置民居进行改造,试点开展小型的集中式养老服务,由中心统一管理。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专家说,日常医疗护理服务有专门的全科医生巡诊,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还会安排心脏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专科护士等专家上门巡诊,如有需要可以安排转诊。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