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评论员 曹玉兵
媒体有关机场 " 天价服务 " 的报道,真不少。比如 " 飞上天 " 的打包费:一个纸箱子 40 元、一根包装带 15 元、缠几圈保护膜 20 元 …… 最夸张的是厦门机场,12 瓶威士忌的打包费居然收了 1720 元。再比如,常见的 " 天价面 ":兰州中川机场牛肉面 50 元,济南机场一碗面 98 元、广州白云机场拉面套餐 78 元、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牛肉面加一壶奶茶 380 元 …… 南京禄口机场,也曾被曝一碗拉面 125 元。国内机场 " 天价面 ",名声还不小,连任志强、刘晓庆等都曾发微博吐槽,直喊价贵。
其实,机场等服务价格飞上天,是市场机制失灵的结果。机场等区域,相对封闭,管理者通常采用收费准入的经营模式。经营者必然滋生 " 我的地盘我做主 " 的观念,于是层层加码将管理费用纳入成本,然后再分摊到服务价格中。这种靠垄断经营形成的 " 天价服务 ",已经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加剧了社会不公,乘客多次表达不满,是该好好整治了。
这不,江苏监管部门开始放大招了。4 月 18 日,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获悉,《江苏省相对封闭区域内商品和服务价格行为规范》将从 5 月 20 日起实施。根据该《规范》,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当公布与司乘人员基本要求密切相关的饮料、方便面等普通生活用品,大众快餐、汽修服务等价格。如果经营者不按规定向社会公布,要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除以 2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罚款。
这也是通常所说的 " 明码标价 "。只不过这次,要求商家在更大范围内周知,而不是仅仅挂在经营场所内或者写在菜单上。对此《规范》特别明确两点:一是价格公布方式不拘一格,网站、公示栏、显示屏、APP、公众号等都可以;二是经营者制定的价格要合理,可以被大众接受。
这两点,为避免乘客遭遇 " 天价服务 " 打了 " 预防针 "。消息一传出,公众纷纷叫好。不过也有人并不乐观:这两招真的能抑制机场等 " 天价服务 "?
从以往 " 经验 " 来看,机场等 " 天价服务 " 被查处,绝大多数并不是商家未明码标价,而是价格超过一般承受力。这些 " 天价服务 " 大白于天下,还是因为媒体等曝光,物价部门的介入。如何认定价格 " 超常 ",不是件容易的事。
商家做到明码标价并不难,难的是制定一个 " 合理 "" 让大众接受 " 的价格区间。从市场角度,商家制定价格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经营成本、市场需求、服务品质等。这个价格标准,既要兼顾商家的成本和利润,也要考虑大众的承受能力,如何在两者间寻求利益平衡,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我们以为,可以由职能部门出面,让各方坐下来协商。比如对于市场需求比较普遍和敏感的服务项目价格,可物价部门制定一个指导价格,可以举行价格听证,邀请经营者、公众、媒体、专家等参与,制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否则任由经营者 " 闭门造车 " 自己定价,难免会引发乘客不满。
让《规范》将机场等 " 天价服务 " 打下来,这点尤其关键。希望监管部门,具体操作时注意把控。不过从长远看,打破垄断空间、引入竞争机制让市场来调节,才是防止 " 天价服务 " 的根本途径。不过当前而言,江苏的 " 大招 " 还是值得期待的。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