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4-28
当苏格兰遇上江南 左手浪漫,右手诗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 实习生 韩雨霁)说起江南,小桥流水、水乡古镇的画面就跳入脑海,还有那才子佳人的故事、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都氤氲着诗意。那说起苏格兰,你又会想到什么?苏格兰裙?城堡?乡村?4 月 28 日," 浪漫苏格兰 · 诗意江南 " 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现代快报了解到,此次展览展现了苏格兰和江南两个不同地区在 18、19 世纪时期的文化。怎么个浪漫诗意法?穿越去看看!

浪漫苏格兰展 " 贝尔灯塔 "

诗意江南展 " 东庄图 "

鹤洞、稻畦 江南文人的 " 豪宅 " 长这样

走进诗意江南展厅,就是一派江南古镇的风光。每个展区以白墙黛瓦相隔,这边陈列着蓝印花布,那边就是一组刺绣。这边是小石子堆砌的水乡风清,穿过去就是古典园林。

这其中最能体现 " 诗意 " 的,则是吴门四家之一的沈周所描绘的《东庄图》。一共 21 幅,挂满了整个墙面。整个看下来,这明朝江南文人的 " 豪宅 ",可比现在 " 豪宅 " 高端多了。私人游泳池算什么?人家有西溪、南港、北港。现代豪宅有花园,人家有果林、竹田、桑州。此外还有鹤洞、稻畦等景致。

此次的策展人黄可扬介绍,这个图册是沈周为他的好朋友吴宽在苏州的宅子 " 东庄 " 所描绘的一个景色,原本有 24 幅,明末遗失了 3 幅,现在剩下 21 幅了。这组图册不仅是对明代江南 " 豪宅 " 的实际描绘,其实也蕴含了文人的理想,表现了明清时期江南文人理想的宜居环境。" 比如鹤洞,贵族才会饲养仙鹤,体现了一种文人情怀。稻畦和果林,则是希望能归隐田园耕地。" 江南的古典园林,其实也是文人的 " 诗意栖居 "。

玛丽女王的登记簿 1855 年就有中国人的签名

从诗意江南出来,再穿越到 18、19 世纪的苏格兰,大片的蓝色扑面而来。整个展厅的墙面都刷成了蓝色,仿佛是无尽的海洋,里面陈列着神秘庄严的古堡和起伏的山峰。这些都是来自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和苏格兰历史环境局的展品。

最抢眼的,非城堡莫属。这个不同于中国的城市建筑,一直在苏格兰风景中占主导地位、它不仅仅是住的地方,有些是宫殿、有些是军事要塞、有些是教堂和修道院,成了政权和传统的中心。

" 苏格兰的城堡与江南的园林,我们是把他作为一个建筑与建筑间的对比的。如果说《东庄图》是江南文人贵族的一种生活情趣,城堡则是体现了苏格兰贵族的一种生活和理想。"

有意思的是,此次的展览中有一件展品,既有苏格拉特色,也有中国印记。爱丁堡城堡是几百年以来世界各地游客都热衷参观的地方。在这个城堡内,玛丽女王的房间中,就放着一本来宾登记簿,上面有各国游客们的签名。而 1855 年,这本来宾登记簿上就记录了一批中国游客的签名。现场摊开的登记簿中,可以看到有一行字写着 " 卓湘阑 中华国 "。早在 1855 年,就已经有中国游客前往爱丁堡、苏格兰进行文化交流了。

浪漫苏格兰展 " 爱丁堡城堡内玛丽女王房间里的来宾登记簿 "

只听描述画出的贝尔灯塔 成为 " 镇馆之宝 "

苏格兰的浪漫主义和江南的诗意,还有一个共同之处。与江南文人的诗意栖居一样,苏格兰的文人们也沉醉于自然。来自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的 " 镇馆之宝 " ——透纳的《贝尔灯塔》,就体现了这种力量。电闪雷鸣、海浪翻涌,岿然不动的灯塔、起伏的帆船,让人惊心动魄。

" 这个灯塔当时修建的时候有很多传奇故事,但透纳并没有亲眼见过灯塔,只是根据建筑师罗伯特 · 史蒂文森的一个描绘,就画出了这幅画。" 黄可扬表示,这幅画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体现了当时英国 " 浪漫主义 " 的艺术运动。" 其中对于光与影的运用,也是印象派的先驱,后来的莫奈等著名印象派大师都学习了透纳的技法。"

更重要的是,这幅画也体现了苏格兰的海洋文化。" 苏格兰和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最远的地方离海洋也不过百公里左右的距离,所以它的海洋文化特别的兴盛。这也正好与我们江南地区的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乡文化有一定的契合度,所以我们在此选择了这么一个展品来对它进行呈现。"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将展出至 7 月 28 日。还有很多展品等着大家亲眼去看,去挖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啦!

(编辑 尹欣)

相关标签

苏格兰 江南 豪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