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4-28
这所小学的毕业礼很赞!学生一周不上文化课研究白局、花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权 记者 黄艳)唱白局、动手剪纸、捏面塑、扎花灯,抖空竹 ......4 月 28 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的 356 名学生,在东南大学礼堂举行访学营汇报活动。这一周,学校暂停下孩子们的文化课,让他们跟着民间艺人学习的南京特色非遗项目,孩子们通过海报展板、表演、美篇制作等多种形式,呈现出他们的研学成果。

唱白局扎花灯,孩子们感受传统之美

" 南京话真好听,比普通话还好听。"" 我喜欢白局的曲调。" 南师附小六(2)班的于圣杰和六(5)班的宋家玮,学习了几天白局已经能参与表演,并且表示自己已经着迷了。两位小男生说,这一周访学营活动,和以往的课堂都不一样,民间艺人来给大家上课。访学营里全都是有趣的非遗课程,有必修还有选修。必修包括有白局、云锦、花灯,还可以选修布艺、面塑、剪纸、竹草编、画脸谱和抖空竹。课前孩子们在微信选课平台上选课,每个人选三门。

现场,孩子们们的新老师 - 民间艺人们也来了,他们和孩子们同台演出,展现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礼堂门口,摆放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花灯、竹编、泥人、云锦布袋等作品,都是孩子们的精心之作。喷泉边,60 个展板引来大学师生的围观,这是所有六年级学生针对非遗项目做的图文并茂的研究。

自己发做美篇发微信,孩子们的能力让人吃惊

在访学营活动中,学生们课前结合主题研学单,深入了解南京非遗文化,走近金陵匠人,加强对匠人精神的理解和感受,并将 pad 带入课堂,通过使用网络平台,学习思维导图、美篇等手机 APP 软件的制作方法,记录访学过程,呈现图文并茂的动态研学成果。

六(5)班女生方梦桐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自己做了白局、花灯的美篇,发布在微信平台上,平台上家长老师和同学都可以参与一起欣赏和评价。而她也通过学习和制作,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并且为小学阶段留下珍贵的记忆。

创新的学习方式,送给毕业生的大礼

南师附小 " 访学营 " 活动今年是第一年,4 月 24 日 -28 日,南师附小为六年级孩子精心安排了毕业大礼——一周访学营,开展以 " 匠心筑梦,光耀金陵 " 为主题的活动。学校党支部书记赵敏说,用一周的时间,大着胆子让学生放下了学科的学习,是想通过这种融合的学习方式带着孩子们进入生活场域中。" 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让他们亲自进入知识的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就像以这次六年级为契机,以后每个年级跟着年级特点不一样设计为期一个星期的综合课程。"

南师附小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姚梅介绍,此次访学营,也是依托南师大附小 " 小护照大课堂 " 的特色访学活动传统,孩子们将研究的目光投向家乡南京。据了解,除了研究非遗项目,孩子们还聚焦工匠工艺,折、剪、捏、编、画、染,在与匠人面对面、心连心的过程中感受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情怀。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外出实地观摩,运用阅读、交流、采访、问卷、摄影、软件等多种活动措施。

(编辑 尹欣)

相关标签

孩子 南京 微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