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5-13
吃货们请注意!南极鳞虾未来可能爬上我们的餐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贾志荣 实习生 韩雨霁 记者 胡玉梅)说到南极,你会想到什么?企鹅,大风暴,还是厚厚的积雪?5 月 13 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和江苏科技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 " 中科院南京分院科学面对面 " 公益科学体验日在江苏科技馆举办。从南极大陆科考回来的科学家温海焜给小朋友们讲诉了他在南极的故事:南极风大,南极磷虾多,但科考队员们都舍不得吃,用来喂企鹅。

魔鬼西风带,让科考队员们晕船

提到南极,首先想到的是企鹅和极光,可爱又浪漫,但你知道南极其实神秘又危险,轻易不让人踏进吗?" 想进南极大陆,必须通过它的两个天然屏障。"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工作人员温海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第一道是著名的 " 魔鬼西风带 ",它位于南纬 40° 到 60° 之间,因为在古代航海学并不发达的时候刮跑了很多从欧洲或亚洲往南去寻找这片南极大陆的船只而得 " 魔鬼 " 之名。" 比起刮跑,其实讲不知去向更为准确,它的可怕,即使是在航海学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也十分让人头疼。" 温海焜说,他们所在的第 27 次科考队在途径西风带的时候就遇见了狂风大浪,风浪到底有多大?科考队员们甚至专门为它编了这么一句顺口溜,叫做 " 一言不发,两眼无神,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动,十分难受。" 形象地表现了当时晕船的现象。

通过了 " 魔鬼西风带 ",第二个屏障又会出现,就是叫做 " 坚硬的海滨 "。因为南极的温度非常的低,南极大陆的周围海水都结成了冰," 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科考船也很难到达大陆,只能在海滨边上就停止了下来,因此由于这两个原因,南极就成为了我们人类最晚发现的大陆。" 温海焜说。

地下 3.8 米,是刘邦他们喝的水

由于南极地区视凝度比较好,人类的活动、光污染比较少,而且有连续的极夜现象,因此非常适合人类天文活动的观测。而温海焜所属的 27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便是以安装南极望远镜为目的赶赴中国昆仑站进行工作。

在现场,温海焜他们还特地带了在南极生活所必须的一套行头给孩子们试穿。一件红色的连体式羽绒服,一双嵌了钢板的雪地靴,一顶 " 老东北 " 的军式绒帽,一条黑色的 " 面巾 ",一副墨镜,就是他们在寒冷南极的全部行头。" 别看东西不多,但却都是质量过硬的好东西。" 温海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羽绒服虽轻便却含绒量百分之九十,雪地靴虽然看着与时尚潮品并无二致却裹着钢板,来防止工作时发生意外而被重物砸伤。而墨镜则是为了保护眼睛 , 免受强烈的冰雪反射。

孩子们好奇,这样的行头,南京的冰雪得多厚呀?到膝盖,到肚皮还是到脖子?都不对。准确来说,是 3000 米。" 昆仑站的冰雪有些什么成分?科考人员们通过钻取南极大陆的冰芯来研究雪的成分。我们在昆仑站钻取得冰芯是 3.8 米,大约 8 个人并排而站才能完全将它托举起来。" 温海焜说。而这 3.8 米就已经推算到了汉朝,也就是说刘邦或者是汉武帝那个时期," 当时,刘邦他们喝的就是这样的水,纯净,一点也没有被污染过。"

南极鳞虾多,拿来喂企鹅

企鹅、海豹、海狮 …… 这些都是公众比较熟悉的南极生物,但其实南极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动物。" 可能吃货们会比较感兴趣,叫做南极鳞虾。" 温海焜介绍说,南极磷虾现在估计有十亿吨左右。假定以世界上每个人 0.1 吨来计算,大约 70 亿的人口,不过才七亿吨,也就是说南极磷虾的总重量超过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总重量,非常庞大。

" 哇塞,那可以吃虾了,各种吃法。" 现场,有孩子听到那么多的南极鳞虾,已经快要流口水了。

温海焜说,南极鳞虾不仅数量多,繁殖能力还特别强。在未来食品资源日渐匮乏的时候,南极磷虾可能就是我们补充蛋白质的营养供应主要来源。" 有科学家做过统计,按每年人类的捕鱼总量一亿吨来算,如果将这些鱼全部置换成南极磷虾,也只是它们繁衍总量的百分之十。"

不过,虽然南极磷虾这么普遍,但是科考队员们却舍不得吃,因为他们会将捕到的南极磷虾以及偶尔钓到的大鱼留给可爱的企鹅,以此拉近与企鹅的关系。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南极 科学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