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 王静 徐岑 / 文 吉星 / 摄)5 月 20 日下午,江苏发展大会 " 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 " 专题论坛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金融办承办,是首届江苏发展大会的七大专题论坛之一。论坛共邀请海内外江苏籍经济学家、金融界高管、工商界企业家等知名人士 200 多人参加。论坛由南京大学——牛津大学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李心丹教授主持,省领导杨岳、陈震宁、许前飞、夏心旻出席了论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活水之源。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畅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的管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成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经济金融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金融大省。2016 年江苏实现 GDP 总量超过 7.6 万亿元,当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 9.11 万亿元。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更好地支持制造业、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和 " 三农 " 发展,必须更大力度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本次论坛以 " 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 " 为主题,既顺应了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将对深化江苏金融改革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坛共设 4 个重点话题。围绕 "Fintech(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展望 "" 金融与产业转型升级 "" 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 新兴金融组织创新与突围 " 等话题,江苏银行董事长夏平、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祁斌、苏宁金融集团常务副总裁黄金老等 4 位嘉宾分别做了主旨演讲。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周治翰、日本大学经济院终身正教授李克、中华大盛银行董事长黄志伟、《华夏时报》总编辑吕平波(水皮)、民生证券董事长冯鹤年、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总裁董梁、江苏民营投资控股公司董事长黄东峰等 16 位嘉宾参与了沙龙对话。嘉宾们围绕重点话题、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观点碰撞、思想交锋,为江苏发展建言献策,为论坛奉上了一份饕餮盛宴。
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要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必须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促进金融同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围绕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的话题,嘉宾们认为,科技进步正推动着传统金融的觉醒与创新,金融科技将不断地创造出金融之美,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金融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促进作用,推进金融与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同时应采取切实措施,防范新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有关金融与产业转型升级,嘉宾们认为,要树立金融与实体经济 "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的理念,充分运用信贷、投资、保险、证券等金融工具,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 " 走出去 ",同时要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中,探索金融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在讨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话题时,嘉宾们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建设正经历深刻变化,正金字塔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在形成,要充分发挥各类资本市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的作用,切实加强资本市场各类主体和行为监管,有效防范资本市场风险。
关于新兴金融组织创新,嘉宾们认为,新兴金融组织是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在金融体系内的共生、融合,将推动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组织蓬勃发展,为丰富金融市场供给、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创造更多空间。与会嘉宾还围绕江苏 " 两聚一高 " 新实践和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期间,部分海内外嘉宾还与江苏省内金融机构就业务协同、国际合作、人才交流培训等,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