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6-01
四条地铁穿过,南京江北新区CBD“地下城”预计9月开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耿朴凡 记者 张瑜)四条地铁穿过,能购物、就餐、停车,还可以步行和公交地铁无缝换乘 …… 未来这座 " 地下城 " 将在南京江北新区 CBD 呈现。6 月 1 日,南京市江北新区举行了 CBD 地下空间一期与地铁深化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江北新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获悉,该项目采取 PPP 模式,预计今年 9 月正式开工建设,6 年内完成该项目全部建设工作。据了解,在这次评审会上,专家们对步行者空间、商业及人流动线、管廊布置、环路分级、地铁站厅标高、公交首末站设置方式、能源中心落地可行性等技术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使步行者的空间更加舒适宜人,站城一体,融合统一。

据介绍,江北新区 CBD 地下空间一期项目位于万寿路及横江大道之间,沿定山大街两侧,总用地面积 48 公顷,总建设规模 98.87 万平方米,拟建设 34 万平方米地下配套商业,58 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6.87 万平方米公共空间、另有地铁四线四站四区间(4 号线、13 号线、11 号线、15 号线)及地下综合管廊。

早在今年 2 月,该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联合体设计团队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方案深化。据介绍,设计方案秉承了 4 大核心理念。

第一,是一体化开发。即一体化的地下空间开发以及双 " 梯状 " 结构的基盘系统。设计遵从江北新区 CBD" 小街区、密路网 " 的开发格局,对巨大的开发单元进行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形成城市发展的稳固底盘。导入 " 人车分流 " 的双 " 梯状 " 基盘系统,支撑高容量、高密度、高品质的城市 CBD,建立国际领先的站城一体化开发。

第二是以人的活动为核心。建立南北方向的地下步行者 " 梯状 " 系统。设计对中央商务区站与滨江站两个核心进行一体化处理,形成江北新区 CBD 一个核心,激发区域最大核心能级。两大站点分别以地下及空中两条步行者空间骨骼进行连接,与东西方向的步行者交通支线组合形成南北方向的梯状系统,构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立体回游动线,打造轨道交通 + 公交 + 步行者慢行系统无缝衔接和一体化换乘,激活区域商业、文化及公共设施的巨大潜能。

第三是以交通为关键。建立东西方向的道路・停车场 " 梯状 " 系统。横江大道与九袱洲路成为江北新区两条东西方向的机动车交通干线,与南北方向的地下道路组合形成东西方向的梯状系统,分担路面的到发及过境交通,创造 " 人行为主,车行为辅 " 的高品质城市地上空间。建立 " 地下道路-地下联络道-地下车库 " 的三级单向车行系统,使部分到发交通能迅速在外围快速路网和地下车库之间转换,释放地面道路空间,提高 CBD 区域交通出行效率与安全性。

第四是以市政为基础。建立安全牢固、绿色生态、智慧高效的中央商务区市政系统。核心轴路下所有管线纳入管廊并与地下空间结建,全面覆盖核心区所有地块,形成稳定集约的 " 城市命脉 "。中央商务区站和滨江站实现三线无缝换乘,创造高效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体验。地下空间基坑分区与整体实施并行,满足各地块开发进度需求,建立 " 可持续发展 " 的城市开发模式。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地下 行者 南京 高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