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6-13
江苏高考阅卷如何评分?解析几何给出10种解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金凤)高考结束后,江苏 33 万多考生的 167 万份试卷开始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阅卷点一一 " 验身 "。6 月 13 日,省教育考试院向 10 位考生、家长代表开放评卷现场。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每个考生的信息都会生成一个密号,信息加密后,考生答题卡上的内容将通过专用光纤传往各评卷点。

△ 10 位考生、家长代表参观评卷现场 省教育考试院供图

答题卡扫描后,考生信息生成一个密号

从高考结束到 6 月底,南京市江东北路 297 号的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都被一种神秘的气息笼罩着。因为,江苏所有考生的试卷都在这里扫描、上传,再由独立的专用光纤传送到各个阅卷点。

13 日上午 9 点左右,考试院大厅里,工作人员正紧张分发着来自全省各考点的试卷。" 目前高考选测科目的六门已经完成扫描,语数外科目还在扫描中。"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赵建宁介绍说,考生的每张答题卡都有准确定位,在几号库房第一箱第几袋,进来多少出去多少都有详细的记录,不会丢掉一张答题卡。

赵建宁介绍,两个扫描工作间内配备了 40 台左右的专用高速扫描仪,每台扫描仪配备了三个工作人员。一人负责拆封考点答题卡,一人负责扫描,一人负责核对。答题卡进入扫描机后,考生的个人信息将全部隐匿,然后生成一个密号。信息加密后,考生答题卡上的内容将通过专用光纤传往各评卷点。此光纤与互联网隔断," 每位评卷老师看到的,都只能是一个密号。"

如何确保答题卡的安全保密?赵建宁说,数据库被 24 小时监控,任何操作都会进行记录。另外,数据库的密码分成两段,分别由两人管理,只掌握一段密码的人没办法进入数据库。" 数据库会实时进行备份,每天把数据留存,上传给纪检部门备份。"

江苏高考阅卷,每份最多进行四评

今年,江苏共遴选 2300 多人参与高考阅卷。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所有评卷教师必须参加评卷点组织的培训考核与试评,合格者方可取得上岗资格。

什么样的人能参与高考阅卷?省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处处长袁桂华介绍,中学教师和教研员的人数不少于各科人数的 20%。评阅分值较大、主观性较强的试题,例如作文、论述、计算解答题等,要求阅卷教师在本学科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三年以上教学教研经验。

与往年相同,省教育考试院承担答题卡的扫描和选择题的评卷。非选择题中,语文、数学、外语的阅卷工作由南师大负责,选测科目和小语种的阅卷工作由南京大学负责。一份试卷最多要经过几位阅卷老师的评阅?袁桂华介绍,江苏高考阅卷坚持 " 四评制 " 评卷模式。

" 试卷录入计算机后,整张试卷被切成若干个题,并进行加密处理,评卷老师看不到姓名、准考证号,都有密号。各个评卷小组对题块进行评卷,也就是一个小组只能评阅一道题,每道题分发给两名不同的评卷教师,分别独立评卷。如果两人评出的分数在学科专家组设定的阈值之内,取两人平均值,超过阈值就请第三位老师三评,如果还是超出就给专家组四评。" 袁桂华介绍,所谓的阈值,就是两名评卷员评分差值允许的最大范围,一般不超过该题总分的 1/6(客观性较强的题目,阈值一般为 0)。

另外,评卷过程中各学科的专家组会随时对所评试卷进行复查,复查数量不低于评卷总数的 20%,江苏实际复查量超过 50%。

来看看阅卷评分

细致到什么程度

" 今年阅卷工作的培训、试批、考核环节比往年严,阅卷过程中质量、进度的监控也更严密。" 语文阅卷组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红军说,以作文为例,除了组长和专家组常规、不间断地反复核查外,由精兵强将组成抽查组分四个小组进行核查。另外,还有回评制度、自评指数检测等制度,监控阅卷标准的准确与否及前后标准是否一致。对于优秀阅卷老师,给予奖励,把不胜任的老师拉进黑名单予以清退,今后阅卷不再录用。

据数学阅卷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从华介绍,他们抽选全省 180 名中学教师,从南师大、南大数学学科抽调阅卷教师调研试卷十万余份,了解考生各种可能的答题情况,进而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 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今年解析几何试题给出 10 种解法,立体几何题给出 8 种解法,并制定了每种解法的评分细则。" 严从华说,即便阅卷中出现新解法,阅卷老师会向学科专家组汇报,由学科专家组讨论研究制定此解法的评分细则,不得私自制定标准。

英语阅卷点,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吕洪灵说,对部分作文的写作要点和从重点进行细分,通过覆盖各地区和各考场的大量样卷挑选,丰富评分细则。" 实行学科专家组、阅卷小组长及组员的三级质量监控体系。每份试卷均经过小组组员‘背靠背’多轮评阅、组长仲裁或抽查、专家监控抽查等环节。同时,配备了实时阅卷质量统计和误差监控预警系统,最大可能地避免误判现象。"

(编辑 张爱红 余爽)

相关标签

高考 江苏 教育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