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评论员 曹玉兵
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面试总分第一,临近公示,却被告知 " 专业不符 ",取消录取资格。这是女硕士纪元, 2016 年 8 月报考徐州市城乡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职位时的遭遇。6 月 21 日,此事在网上被热议。
这个 " 玩笑 " 开得有点大。就像赛场上,运动员千辛万苦拿了第一,就要上台领取金牌时被告知,不符合参赛条件,成绩取消。
此事一经披露,人们首先想到一点,事业单位招考都有报名资格审查,既然专业不符,为什么当时不指出来,人家笔试面试完成都要录取了,人社部门却来了这么一出。早干嘛去了!
更大疑问在于,所谓 " 专业不符 ",也是徐州人社局 " 自说自话 "。
根据报道,徐州人社局给出的拒录 " 理由 " 是,招聘要求是 " 中国语言文学 ",而纪元研究生毕业证上写的是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差一个字都不行 "。
实际上,纪元所学的具体专业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编号为 "050108"),是 " 中国语言文学 "(编号 "0501")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这是教育部认定的高校专业划分,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 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
要说专业设置,肯定是教育部的说法最权威。但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可和专业划分依据,徐州人社局压根就不认,一副 " 我的地盘我说了算 " 霸道,一不做二不休,硬生生将总分第一的报考者,直接刷掉。
退一步说,事业单位招聘设置专业要求,是想找来专业人才。即便报考者的专业与招考要求不 " 完全一致 ",既然已考出最高分,说明她是用人单位最合适也是最佳人选,而且用人单位都愿意接受了,人社局为何仅仅因为专业字面的差别,将人才 " 拒之门外 "?
还有一点让人不解,纪元被拒后提出电话抗议、局长信箱、行政复议、司法诉讼,申诉绕了一圈又一圈,却没有一个单位站出来对,这个招聘过程中明显的错误进行 " 纠偏 "。
到底谁该为此负责?当事人不解,网友很纳闷。
" 比较文学 " 不属于 " 语言文学 "?不禁让人想起发生山西吕梁相同的一幕:2016 年吕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录取过程中,一报考者因被认定为 " 填报虚假报名信息 " 被取消面试资格。理由是,招聘要求是 " 历史学 " 专业,而其毕业证上的专业是 " 世界史 ",不是 " 历史学 "。
" 比较文学 " 不属于 " 语言文学 "," 世界史 " 不是 " 历史学 "。可笑和荒诞的背后,恐怕并非一些批评者所言那样, 是这些负责招聘的部门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太教条、不懂变通,而是另有 " 隐情 "。
当事人纪元提到一点," 只要上网稍微查一下,根本就不存在‘中国语言文学’这样一个研究生专业 ",如果此言属实,问题来了:既然不存在 " 中国语言文学 " 研究生专业,那么哪个替补上来,最终被录取的报考者,他(她)的研究生 学的是什么专业?
近年来各地有编制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看似公平透明的制度设计下,还是不断被曝出学历造假、萝卜招聘等丑闻。徐州的这次招考背后,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消除网友和公众疑虑,需要上级启动重新调查,对徐州人社局的专业认定结果进行 " 再认定 ";同时公开招聘中的更多信息。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