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6-22
恢复高考40年|聂宏:学有翼导弹,毕业不得有一个警卫班围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减速、俯冲、着陆 ……C919 首飞当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坐在电视机前,紧盯着飞机降落滑行的每个瞬间,直到飞机稳稳地停在跑道上。

作为中国首个飞机起落架研究方向的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目送一架一架飞机飞向蓝天,直到近期这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 C919 的升空。

在 1975 年下乡插队安徽宣城县水东公社的无数个夜晚,聂宏在仰望星空时不止一次的畅想,有朝一日能做飞行员,或者成为海军战士。经历过 1977、1978 年的两次高考后,聂宏以另一种方式与蓝天结缘,他的研究从有翼导弹到固体力学再到飞机起落架,他所向往的那片蓝天,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6 岁那年 " 双抢 "20 天瘦了 8 斤

启动、滑行 , 机头昂起 , 直插云霄 ……2017 年 5 月 5 日 14 时许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中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 C919 成功首飞。

C919 首飞全程,起落架一直没有收起来," 依照国际惯例,首飞时飞行速度一般较慢,飞行阻力也小,所以起落架在舱外。再经过大量的飞行试验,飞上更高的高度后,才会把起落架收起来。" 对于坐在电视机旁的聂宏来说,C919 能否成功降落,也意味着 2009 年以来南航参与的起落架静力实验是否可靠。最终,结果不负众望。

翱翔蓝天,是 16 岁的聂宏曾经的梦想。

1976 年 1 月,年仅 16 岁的聂宏从安徽宣城中学毕业。那时的中华大地上,正流动着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奔赴农场、兵团、乡村,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 那时的我懵懵懂懂还没确定人生的远大目标,但一心想脱离父母管制。" 聂宏报名前往距离宣城最远的一个公社水东公社插队,从家里坐长途汽车,大约需要两小时。

烙印在聂宏记忆里的,是夏季的双抢," 早晨 5 点多起床,要去秧苗的田里把苗拔起来,插到插秧的田里。之前,还要在田里撒上氯肥。" 聂宏微微皱了皱眉,时隔 42 年,他依然记得那刺鼻的味道。

超负荷的劳作和乡村粗陋的饮食,也渐渐改变着少年聂宏的味蕾。" 当时除了米饭,就是炒青菜这一样菜。吃的油还是棉籽油。小时候,我不吃肥肉,但到了农村,只要有荤腥,都吃了。" 聂宏记得,第一年的双抢前后 20 天,他瘦了 8 斤。

靠着一副单薄的身板,聂宏终于在第二年挣了四五十元的工分,分到的红薯、稻子终于可以让他自食其力。

意外地被有翼导弹专业录取

不过,比身体的磨砺更具挑战的,是精神的苦闷。" 无聊,相当的无聊," 那会没有什么书可以看,聂宏随手只带了一小本的《新华字典》。" 中文的功底基本都是在那时候积累的,成语啊,歇后语的记了不少,实在没有东西看,都翻烂了。"

夜深人静时,满天星斗,聂宏也会在窗前畅想着,有一天能遨游太空。

单调乏味的生活,也让聂宏对未来有些彷徨," 以前是满怀欣喜到农村,但总觉得还想做点其他的事,就这样在农村一辈子,也不行。"

聂宏很快迎来了希望。1977 年,他从广播里听到了高考的消息。" 当时正好在秋收,有些人已经回家复习了,但我一直留在农村,距离考试一个周才回家开始复习,结果考试时才发现以前学的实在太少。"

因为备考时间太过仓促,聂宏第一年并没有被录取。1978 年春节后,他开始卷土重来。第二次高考,他考出 384 分,位列宣城县第五名。

因为从小向往太空,聂宏第一志愿填报了南京航空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但因为爸爸的建议,聂宏改填中国科技大学。

但让一家人意外的是,过了几天,他们收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打开录取通知书一看,是有翼导弹专业,这在当时是很敏感的专业,还有人带着神秘的口气说,这以后毕业不得有一个警卫班围着你?"

1978 年的夏天,聂宏成了水东公社唯一一个考上本科的下乡知青。" 当时上大学的心情很迫切。有个上大学的机会,再远也要去。"

32 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4 岁晋升为教授

第一次出省的聂宏,跟着父亲坐着 22 小时的硬座火车一路到西安。大学生活让他如鱼得水,每天,他捧着老师们油印的教材,听着从苏联、美国回来的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课余便拿着一本书或者一个空书包去图书馆占座。宿舍里广东、福建的同学,带来了录放机,邓丽君的歌曲在男生宿舍里循环播放。

唯一不适的是饮食," 每周三中午才能吃上一顿米饭,每到那天上午上课的时候,心思就不定了,因为去晚了就没有了。"

1978 年徐迟发表的《哥德巴赫猜想》走红大学校园,也让年轻的聂宏惊诧," 原来研究生也可以这么厉害 ",本科毕业后,他考取本校飞机工程系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硕士毕业后,聂宏留校任教两年。随后又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系,专攻起落架研究方向。

" 起落架一向是我国航空研究的短板,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同机同寿,我们一架飞机往往要配 2.5 个起落架,因为质量不行,缓冲性能不高。" 聂宏说,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早期,大家对起落架的关注远不及发动机、机翼和机身的连接部件,但事实上,70% 的飞行事故都是在起落过程中发生的。

如何判断飞机经受风灾、颠簸的载荷?读博期间,聂宏便开始辗转于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以及沈阳、成都、西安的飞机设计研究院收集数据," 那时,高校的起落架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博士毕业后,聂宏留校任教,32 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4 岁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 年 9 月至 1999 年 6 月为德国航空宇航研究院机器人与系统动力学研究所 " 洪堡 " 基金研究员,2012 年,以他为第一作者的团队,以 " 飞行器起落装置设计、分析与试验技术 " 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会是一个军人。对于当时做知青的我来说,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得以接受高等教育、积累更多的知识,能与更多学者进行思想交流。" 聂宏说。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金凤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高考 南京 导弹 宣城 安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