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6-23
午间道 | 玩铁皮玩具的老男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陈国泰,五十出头的他是玩具收藏圈里有名的老男孩。生长于香港、求学于新加坡南洋美专,后居住在新加坡整整三十年头,九年前创业移居上海,玩具串连起这个男人的半生。

花铁王的寻宝地图

在陈国泰的记忆中,儿时家境略微优越的他时常会收到铁皮玩具制作的礼物,国产的铁皮小青蛙、小鸡啄米、照相汽车,日本 Bullmark 公司出品的铁皮奥特曼都曾令他爱不释手。

上世纪 60 年代的香港,恰好是开埠以来正式踏入现代工商业发展的起始阶段。经济开始发展,玩具制造业兴盛,许多小型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吸引了不少西方玩具公司如 Matell、Louis Marx、Ideal、Mego 等到香港投产。

那时的铁皮玩具材质为镀锡的铁皮,软硬适中、不易生锈,玩具造型各异,件件色彩斑斓,甚是惹人喜爱。正是在那个时候,铁皮玩具成为陈国泰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 玩伴 "。

从南洋美专毕业后,陈国泰在新加坡从事广告设计的工作,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计。有一天,在新加坡中央医院附近一间狭长的古董店里,他看到了一台日本制造的铁皮打字机体玩具,欣喜不已,软磨硬泡花了三十元新币买下来。在九十年代初,一名初级的广告设计师的工资是介于 850 至 1000 新币左右,而一名美术指导的工资是介于 1200 至 1800 新币左右或更高,这等同于花掉了他一天或半天的工资。但是对玩具十分敏感的陈国泰隐约意识到,这是一个契机。

上世纪 90 年代初,新加坡人不断搬进新房,把许多过去的老东西扔掉,这让他经常捡到宝贝。" 那时我每天都出去跑,只要是老建筑就去翻,连路边垃圾桶都去翻。" 陈国泰回忆道。

当然,想要真正做起收藏,单靠在公共处所捡废品是远远不够的,陈国泰开始主动出击古董店,和旧货商交流接触。为了寻找第一手或更便宜的进货渠道,从 1991 年到 1997 年的六年,陈国泰还根据中国玩具的出口历史计划了几条越境淘宝路线:东南亚路线是以新加坡为淘宝的起点,接着去往马来西亚的各个城市或小镇、然后再去其它国家如印尼、泰国和缅甸;欧洲路线则以英国为起点,然后转战荷兰、意大利等国;亚洲路线以中国香港为起点,然后澳门、日本和中国大陆。

铁皮玩具的前世今生

有一次在马来西亚槟城的一家古董店,陈国泰无意发现了一只国产电动铁皮宇宙坦克,印在彩盒边上的 " 中国上海康元玩具厂出品 " 字样吸引了他的注意。坊间没有任何关于这家玩具厂的传闻,他也无法通过国外的玩具收藏家或研究者的文章获得相关信息。上海是中国铁皮玩具工业的龙头,他非常渴望知道这间玩具厂的一切。

回到新加坡后,他试着用不同的渠道去打听上海康元玩具厂的来龙去脉,并通过新加坡电讯局的帮助,越洋查询玩具厂的厂址和联系方式,最终了解到上海康元玩具厂已更名为 " 上海玩具二厂 ",地址在武定路。

1992 年 4 月,陈国泰暂时放下了工作,只身第一次踏上了去上海寻宝的旅途。那时新加坡到上海还不是每天有直达航班。陈国泰先是乘飞机到香港,再转乘火车到深圳,接着再乘飞机抵达上海。由于时间紧凑,陈国泰还通过上海的《黄页》电话簿,找到了位于上海杨浦区虬江路 1143 号的上玩五厂。

此后,每每的上海之旅中,他的收获可谓多姿多彩:从传统的民间玩具到近代玩具如清朝宣统年间生产的牌类游戏、二十世纪 10 年代的简单非机动性铁皮玩具、20 至 30 年代的国货教育玩具、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玩具,再发展到上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的声控玩具等等,在陈国泰看来,上海玩具就像一个历史大时代的缩影,如同邮票一样,标志着和记录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兴衰和结束。

世界第一家上海玩具博物馆

玩物未必丧志,40 岁时,陈国泰在新加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间 " 上海玩具博物馆 ",由他 " 别致 " 的生活和收藏经历引介出的故事,像是关于中国铁皮玩具前世今生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孩子们可能喜欢 Ipad 多于玩具,而铁皮玩具也早已不像当年那样,是孩子们童年的 " 玩伴 ",装饰性和收藏性可能更甚于可玩性,这与陈国泰的初衷是否相违背?陈国泰说,就像 IPhone 手机早已超越了打电话的功能,而现在铁皮玩具不仅是 80、90 后的回忆,更多的是在延续着夕阳工业的生命。

文 | 夏露 图 | 现代快报 · ZAKER 南京记者 牛华新

(编辑 范文静)

相关标签

上海 新加坡 香港 日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