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6-26
南京“城市双修”准备这样“修” 将分4个阶段进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 见习记者 宋经纬)今年,南京等 19 个城市被列入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为此,南京市规划局着手编制了《" 城市双修 " 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已于近日出炉。如何修补南京这座城市?方案提出从修复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保护与彰显历史风貌特色、增加城市公共空间、提升交通出行便利度、环境综合整治等六个方面开展一批 " 城市双修 " 项目。

关键词:生态环境修复

整治河道,消除黑臭

生态环境修复包括山体生态修复、水体综合治理和修复、棕地(主要指原工业用地)治理、生态区域保护提升。

具体来说,山体生态修复根据山体受损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对废弃露采矿山采取整治、复绿及景观修复等措施,恢复山体原有生态功能。

水体修复主要是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规范排水行为等措施,全面整治一批河道,基本消除建成区内河道黑臭现象。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区。选取丁家庄保障房片区、江心洲中部片区等作为试点区,为全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样板。

此外,棕地治理主要是开展历史遗留工业退役场地排查,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对年内已收储、且尚未出让的重点行业企业遗留地块开展土壤污染识别调查。

生态区域保护提升,就是要推进 " 绿色南京 " 建设,完成一批绿色造林任务。此外造美丽乡村示范区,梳理水道,建设绿道并开展沿线大地景观塑造工作,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城市功能提升

南部新城医疗中心等一批配套建成

城市功能修复就是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实施城市存量用地盘活、推进老小区改造。

怎么提升?首先南京要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新改扩建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完成南部新城医疗中心等建设,新建一批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加强城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标准配建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社区养老及超市、菜市场等各类民生设施,盘活存量用地等。

此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拆除违建搭建、维护养护房屋、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绿化环境,还要推动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

关键词:保护历史风貌特色

修缮 20 万平方米的近现代建筑

保护和彰显历史风貌特色主要包括彰显近现代建筑、城墙整体、城市传统风貌特色、推进城南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与复兴工程等。

进一步推进近现代建筑保护和利用年度计划,完成由 " 一轴 " 中山大道民国轴线串接起的多个片区及零星重要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工作,修缮总建筑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涉及整治占地面积 143 公顷(含周边)。

600 多岁的城墙是南京的一张名片,南京正在开展城墙保护和利用两年行动计划(2017 — 2018 年),以城墙为纽带,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聚合串联城墙周边文化旅游资源,实施环境整治、文旅融合、遗产保护双修工程,构建环城墙文化、旅游、休闲生态带。完成明城墙玄武门—太平门段等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明城墙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三期建设

众多的工业遗产、历史地段,也是南京的 " 灵魂 "。南京要完成工业遗产类、历史地段类、古村古镇类及其他类等四类 500 余栋南京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公布工作;完成典型历史建筑建筑测绘建档工作,分别形成传统建筑、近现代建筑修缮技术图集;启动一批新增工业遗产类历史风貌区保护和复兴项目。

此外,推进推进城南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与复兴工程。启动中华门内外交通组织优化改建,明城墙博物馆建设、中国科举博物馆三期建设、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配套建设等,推动小西湖、评事街历史风貌区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的有机更新。

关键词:景区、绿地空间

红山动物园、石头城遗址公园加紧改造

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包括老城添绿、提升沿河沿江空间品质、提升公园景区品质。

具体来看,南京力争实现老城内市民步行 5 分钟(300 — 500 米)可到达一处绿地游园。选择贴近市民、服务市民的地区,或者在城市主要道路沿线、人流活动密集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点和河道水系周边,梳理建立老城绿地游园项目选址储备库,并根据储备库每年新增一批老城绿地。同时,推进主城一批游园绿地新、改建工程,如南河风光带绿道建设等。

沿河空间品质怎么打造?利用河道两侧空间,建设景观绿化,并努力实现沿河绿道贯通,完成一批河道环境整治任务,开展滨江岸线,如河西新城段、鼓楼段等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

南京的各大景区也要提升,玄武湖景区、中山陵景区和幕燕风景区等景区,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红山森林动物园、石头城遗址公园要加紧改造,莫愁湖公园今年也进行了景观提升。

关键词:交通

建 1 号线北延、5 号线、7 号线等工程

南京如何 " 治堵 ",让出行更便利。按照规划,除了完善城市路网系统,提高路网可达性。还要推进支路网络建设,打通 " 断头路 "。比如完成扬子江隧道江北连接线快速化改造,续建纬七路东进二期等若干处拥堵路段,开建一批主干路和干线公路。

公共交通的提升,也可以疏堵。南京已经开通运行地铁 4 号线一期,下面续建 1 号线北延、5 号线、7 号线等工程,建设一批公交场站。此外,开工、续建、建成一批停车场,完成南部体育场等人防地下停车场主体工程建设,推进绿博园停车场等一批停车场建设,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

关键词:环境整治

南京环境整治包括道路环境综合整治、背街小巷及特色片区环境综合整治、重要节点和道路街头微景观改造等。

道路整治要对道路沟槽沉陷等翻挖处理、路面出新改造,对人行道、公交站台破损、交叉口车辙等问题进行整治,杆管线整治、下地。

背街小巷及特色片区环境综合整治,要围绕新街口、朝天宫等多个重点片区,实施道路整治、立面出新、杆线整理下地、店招店牌整治、景观绿化等,整体提升片区环境品质。

此外,完成新模范马路、汉中门大街、水西门大街、太平北路等 " 七纵九横 " 城市主要干道节点多处环境建设。如厕也不是小事,今年南京全力开展 " 公厕革命 "。新改建、出新一批城市公共厕所,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升级繁华场所、旅游景点、主干道周边公厕,达到一类标准。

时间:

南京 " 双修 " 将分成 4 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今年 3 月至 6 月,为前期准备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今年下半年,为计划实施第一阶段,将按照重点任务的计划与责任分工,有步骤、有节点地推进 " 双修 " 工作;

第三个阶段是明年全年,为计划实施的第二阶段,总结上年经验,继续推进 " 双修 " 工作;

最后一个阶段是 2019 年 1 — 2 月,我市将对试点成效进行总结评估,进一步完善执行制度,固化工作机制。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南京 遗产 旅游 污染 动物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