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1-03
10位“美善浦口人”受表彰,每个人的故事都能让你感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林静 记者 刘伟娟)90 后小伙爬上 30 米高桥架,劝下轻生老人;等待 11 年,36 岁公司老总成功捐献骨髓,挽救了 4 岁的小生命 ……1 月 2 日晚上,在桥北文化体育中心,第二届 " 美善浦口人 " 表彰暨故事分享会举行。南京浦口区委相关领导,以及参加区两会的委员、代表参加了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通过 " 在南京 "APP 进行了全程直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6 年起,浦口区文明委举办了第一届 " 美善浦口人 " 评选,这次评选在浦口全区传递了正能量,备受市民关注。2017 年 9 月,第二届《美善浦口人》评选活动再次启动,通过各单位推荐、初选、投票,最终选出了敬业奉献类、助人为乐类、诚实守信类、见义勇为类、孝老爱亲类共 10 位 " 美善浦口人 "。

★ 36 岁老总等待 11 年,成功捐献骨髓

今年 36 岁的公司老总,江浦街道居民刘志刚当选。2005 年,在一家建材超市工作时,刘志刚的一位同事得了白血病。大家纷纷捐款,只为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然而,病魔无情地带走了同事。" 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却帮助不了一个人?" 刘志刚想不通。这件事在刘志刚心里扎了根。他了解到,有中华骨髓库这个机构,然而捐献者不多。2005 年,他做了两个决定,一是定期献血,二是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就这样,刘志刚开启了为白血病患者匹配干细胞的等待之路。直到 2014 年,刘志刚获悉配型成功,并于 2016 年完成捐献。

分享会上,刘志刚称,当时同事只有 20 来岁,任何一个家庭失去儿子都是痛苦的。如今,他已为人父,深有体会。刘志刚希望通过他的亲身经历,鼓舞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也许,一条人命能够因你而得救,一个家庭能够因你而避免破灭。"

★ 夫妻换肾,演绎爱情童话

今年 36 岁的王阴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0 年,经介绍,王阴霞和杜永平相识、相知,并于 1991 年初结婚。婚后夫妻俩幸福恩爱。女儿出生,让他们对未来更加憧憬。

然而,一次突如其来的事故把这幸福美满之家给打 " 碎 " 了。2003 年,杜永平被确诊为尿毒症。从此,王阴霞用她瘦弱的身躯支撑起了这个家,并成为丈夫的 " 保姆 ",她将女儿托付给姐姐照顾后,就带着丈夫杜永平辗转全国多家医院求诊。

透析过程痛苦不堪,王阴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换肾可以从根本上治好丈夫的病。但公公已过世,婆婆年迈,小叔还年轻,她也不想让他们承担这么大的风险。王阴霞向医生提出夫妻之间捐肾。2007 年初,获悉配型成功后,她毫不犹豫地向家人宣布:给丈夫捐肾。

2007 年 5 月 26 日,南京市首例夫妻活体肾移植手术成功,王阴霞的肾安全、顺利的移植到了丈夫杜永平身上。可是好景不长,王阴霞偷偷发现自己患了乳腺癌。从确诊到手术前,王阴霞需要做 4 次化疗,她每次都是独自前往医院治疗。2007 年 8 月,王阴霞乳腺癌手术在鼓楼医院顺利完成,都说患难见真情,经历此次涅槃重生,夫妻俩人都感觉爱情、亲情的弥足珍贵。

虽然生活不容易,但王阴霞一家人对生活很乐观。她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生活智慧充分诠释了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和深沉的爱,为社会树立了 " 孝老爱亲 " 的学习榜样。

分享会虽然结束了,但在浦口,一大批 " 美善浦口人 " 的故事不断涌现。榜样效应传递关爱互助的 " 正能量 ",浦口区将持续开展 " 美善浦口人 " 评选表彰,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引导群众形成 "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的社会道德氛围。

(编辑 余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