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省检 记者 刘遥 陶维洲)1 月 18 日下午,江苏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非法集资犯罪查办情况。数据显示,2015 年至 2017 年,江苏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非法集资案件 1782 件,案件量逐年增多。而且,非法集资犯罪互联网化趋势明显,仅 2017 年,全省检察机关起诉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就有 17 件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
江苏省检察院通报,2015 年至 2017 年间,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非法集资案件 1782 件 3676 人,批准逮捕 1321 件 1692 人起诉 1610 件 3045 人。2017 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受理人数同比上升 44.86%;集资诈骗案受理人数同比上升 8%。
检察官就案件查办情况,对非法集资犯罪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往往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公司化运作,并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目标。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来看,非法集资者允诺的年化收益,少则百分之四五,多则百分之六七十,远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或理财利息。在 2017 年起诉的非法集资案件中,大部分非法集资人都设有公司,有的是在经营中因资金不足,遂以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资金;还有的就是为了诈骗钱财,表面上设立一个 " 皮包公司 ",实质上无实体经营。这些公司看上去十分 " 高大上 ",有经营场所、工作人员、层级较多、分工明确,甚至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公司或营业部,社会公众很容易被迷惑。而最容易中招的,则是中老年人,他们有一定积蓄,但对金融、法律知识了解不多,很容易相信低风险、高回报等虚假宣传。
" 近年来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互联网化。" 检察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往往想尽办法在网络与现实中 " 搞宣传 "。他们为了扩大影响,可谓想尽办法。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铺设实体站点,通过发传单、 打电话等方式进行宣传。可有的非法集资已经开始升级转型,利用网络进行宣传,甚至在网上可以直接进行销售、支付等。他们搭建 P2P 网贷平台,并开发 APP 应用程序,以最大限度网罗投资者。仅 2017 年,江苏全省检察机关起诉利用互联网实施的非法集资犯罪就有 17 件。
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投资理财要走正规渠道,切勿轻信高额回报。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已经体会到,非法集资案件的追赃难度很大。由于大部分集资款没有用于正规投资,而是被挥霍或者支付高额利息,案发后大部分金额往往难以为民众追回。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