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章琛 记者 安莹)正在家里做家务事,腿突然被 " 冻 " 住了,又麻又冷,疼痛难忍,难道是腿部血液被冻住了?近日,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成功为一例急性腹主动脉和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进行了植入支架手术。据悉,手术由该院介入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苏浩波主刀,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患者病情平稳,恢复很快,即将出院。苏浩波提醒,近日气温急剧下降,各种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特别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不容忽视,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要注意腿部保暖。
家住江宁的 75 岁李大爷入冬以来总是感觉左腿发凉、麻麻的,只要稍微一走路活动,左侧小腿肚就会出现肌肉抽搐和酸疼不适。近期天气降温明显,疼痛感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李大爷右腿十年前曾经因为严重的血管栓塞后截肢,所以家里人丝毫不敢怠慢,害怕左腿也会被截肢。上周六夜晚 9 点,正在看电视的李大爷腿部再次出现缺血疼痛难忍症状,难以忍受至十小时后,冒着漫天大雪,还是赶到急诊进行检查。
介入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苏浩波接诊后,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经上肢入路造影发现腹主动脉下端至左侧髂股动脉闭塞,好在左股总动脉以前植入的支架以远血管管腔还在,只是血流淤滞。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不适合溶栓治疗,专家果断进行序贯植入支架,固定血栓、支架内球囊扩张开通狭窄闭塞血管,迅速恢复下肢血流,缺血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由于微创介入手术创伤小、速度快,术后第三天复查,老人左腿血管里的血栓被清除的一干二净,血流通畅,原来缺血的肢体恢复了正常温度,颜色也明显红润,痛感消失。目前,李大爷已能下床活动,即将出院。
由于李大爷发现得比较早,就诊很及时,所以手术恢复得很好。苏主任介绍,一般来说,像这种下肢血管栓塞,一旦发病就要争分夺秒地去除血栓开通血管。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时,要赶紧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因为发病后的 24 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时间,及时的治疗可以避免截肢的风险。
据苏浩波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老百姓往往特别关注心脏冠脉、脑血管疾病,但是下肢动脉也有可能出现阻塞病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面临截肢风险,甚至会危及生命。
入冬以来,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出现高发,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就医:
1. 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路程后,感觉小腿或臀部酸痛、无力,需停下休息一会,待酸痛缓解后,继续前行。这样走走停停,就是典型的下肢缺血早期表现。随着疾病的加重,行走距离越来越短。严重的甚至只能行走 50 米左右。很多人误把这种症状当作老年人的腿脚不灵便,贻误了早期治疗的时机。
2. 两下肢皮肤温度不同:如发现有某一条腿特别怕冷,用手摸一下两条腿温度不一样,则要警惕有血管疾病的可能。一般来说,缺血的肢体表现为怕冷,皮温低,颜色略苍白或青紫,夜间经常有抽筋的现象。再结合有间歇行跛行,则可明确诊断有下肢缺血性疾病。需及时去医院检查。
3. 足部皮肤破损后经久不愈:如果发现老年人足部皮肤破损后难以愈合,需警惕可能有下肢缺血性疾病。因为足部是距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其末梢最容易受缺血影响,冬天寒冷的气候使末梢血管收缩,更加重了缺血的程度,组织损伤后由于修复所需的营养不足,就会造成伤口难以愈合,并逐渐加重,往往在短短一个月里从一个小破损发展到严重的肢体坏死。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